时间:2022-11-08 13:22
在以前古代帝王会在清明节那天会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相继模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后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由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的意义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既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节气,也是传统祭祖的节日。
清明踏青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活动,其核心是古人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祭奠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民族尊亲敬祖、崇宗隆嗣的传统观念,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的忠孝文化。
清明祭祖具有传承意义,其内涵是孝(敬)文化。祭祀祖先,是在尽孝道,感谢祖先赐予生命之恩。向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哀思与敬意,给下一代提供一个认识孝的文化环境,让他们知道感恩有着重大的意义。祭祀这个社会习俗,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利用扫墓祭祖之际,长辈向下一代讲述些祖先的家族故事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英雄事迹和成功事例,以及一些励志的艰苦奋斗精神,都能鼓舞和鞭策下一代继承祖先遗志和奋斗精神,使后代不忘本。对后代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不好的事迹或家族的遗传疾病,都可以让后代总结经验教训,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