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05:47
怀璧其罪的原义是因为藏有宝玉而招来杀身之罪,后比喻因有才能而遭人嫉妒和陷害。这个成语出自《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怀璧其罪是周朝时候的故事,相传周朝有个小诸候国,国王是虞公,他弟弟虞叔有块宝玉,虞公非常想要,可虞叔却没舍得给,过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很后悔和害怕,他对身边的人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虞叔就把宝玉献给了哥哥。
成语寓意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对旧时平民百姓的关照和警告。在劳动人民身上,只有受苦这一层没人来剥夺,凡属可以供享乐的,大大小小的权势者无不伸手来攫取。百姓中只要积得几两白银也会被敲榨勒索,更何况是珍奇宝物。对平民百姓来说,绝对没有任何人权与财权的保障可言。因此说,你一无所有就是无罪的,只要你藏有珍奇宝物,就会给你加上个罪名来搜取。
“怀璧其罪”的这样一种所谓的“原罪”心态,之所以能够从古至今得以存在及延续,最深层次的、最根本层面的肇因恐怕恰恰就是因为社会正能量释放不足,使得社会正能量在与负能量的博弈中处于下风。要真正规避“怀璧其罪”的发生及蔓延,就必须大张旗鼓地倡导、聚集和释放社会正能量,使正能量最终能够彻底压倒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