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04:51
这是因为月亮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转动,从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平均需要29天14小时44分钟。但由于月亮公转速度并非习速,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会有略微的不同,大多在农历十六日,因此出现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说法。同时,也会有“十四圆”或者“十七圆”的现象出现。
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对地球,此时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亮的一面朝向地球,此时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月亮最圆满时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
阴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转规律而制定,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而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的优点混合而成,这就难免存在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