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02:25
《三国志》系列的武将设定,是按照三国历史设计的吗?很多玩家都不了解关于三国志武将能力值的设定的参考因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来自知乎的马伯庸对三国志武将能力值进行的设定探究,希望各位玩家喜欢。
《三国志》系列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将领能力体系。光荣一贯以历史游戏标榜,他对人物的能力设定,实际上就代表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我手里恰好有一份玩家做的繁体版EXCEL表格(下载地址:点击进入),涵盖了三国志1-11代的全武将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在十一代间的变化涨落,大概就能看出光荣的评价标准是基于演义还是历史、中间是否经历了过变化、评价是否公允等等。
在比较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考核标准。三国志每一代的将领评价体系都略有不同,但整体思路一直没变过。三国志1的将领参数分体力、武力、智力、魅力和运气,为后面几代奠定了基础;到了三国志2,只剩下三项武力、智力和魅力,运气成了隐含数值,体力则被行动次数取代;三国志3里第一次将个人武力和统率力分开,统率力又细化成水指和陆指;而政治这个参数,也与智力分开。这两个举措让将领们的个性更加鲜明,奠定了后面几代的基础;三国志4进行了进化,把水指、陆指合并为统率,两者区别更多是通过技能来体现;从此技能成为独立于基础数值之外的一套体系。有鉴于这一变化,五代又把基础数据改回了武、智(五代叫做知力)、政、魅四项;六代统、武、知、政、魅;七代和八代因为游戏体系从战略视角变成个人视角,只保留了武、智、政、魅;九代是统武智政,十代则合前几代之大成,统武知政魅。十一代萧规曹随。
总体来说,虽然将领参数间或有变化,但大体可以分成武、智、魅三项,武还分离出统率,智分离出政,变成“统、武、智(知)、政、魅”体系,历代都是这个体系的变型。
所以考察的原则,即以统、武、智、政、魅五个维度,来比较一到十一代的游戏出场将领。如果该代游戏没有统率,则以武力代替;没有政治的情况下,则以智力代替。能力区间1-100。至于其他像忠诚、气力、声望、特技这些会变化的参数则不予考察,武将通过授予宝物和锻炼来提升的数值也不予考虑,只看原始裸数。
让咱们先从三国的三位主角开始。
这张图标显示的是曹操、孙权、刘备三个人在十一代《三国志》中武力数值的变化曲线。可见初期曹孙强,刘备弱,然后从4代开始,前两者逐渐走低,刘逐渐走强,8代之后,格局稳定下来,形成刘、曹、孙的强弱次序。我估计是因为3代开始把统帅和武力分开,4代又加入了特技系统,为了平衡起见,只能压制曹、孙的武力,刘备虽有补偿,其实升幅也不大。
三人之中,曹操的战斗力最强,平均达到了82,相当于一员良将了。孙权平均77,刘备只有可怜的72。曹操的武力评价在一代和二代都相当高,数据都在90以上,几乎是一流名将的水准。因为此时还没有统率这个数据,所以必须把曹操的武力设的很高才行。但从三代开始,光荣将统率和个人武力分开,这才开始把他的武力降下来。而在5、7、8三代,虽然取消了统率这个参数,但多了政治这个属性,曹操也很高,为了平衡一下,武力下调也属于必然情况。不过7代是个例外,在统率和武力分离的前提下,曹操居然都到了92,已经晋身十强勇者之列了,紧接着在8代跌落到68,甚至不如孙权刘备。在接下来几代也只是稳定到了72,不复当年之勇。其实曹操年轻时候做过游侠,跟袁绍一起劫持过别人媳妇,还曾闯进过张让家里,被人发现后面不改色,拿着手戟乱打一通,跳墙跑了,史书里说了一句“才武绝人,莫之能害”。还有一次老曹招募了几千丹阳兵,还没赶回家,就遭遇了士兵叛乱。老曹大怒,在兵营里放了一个无双,“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可见曹操的个人战斗力,相当不低,只不过后期仗打得大了,用不着亲自上阵,没机会炫耀罢了。
孙权的武力比起曹操来说,相对逊色一点,但也表现不错。图表可见,历代孙权与曹操的武力值相差稳定在5、6点的差距。两人真正拉开差距是在7代,孙权突然狂跌到74,比刘备还低10点,然后就一直稳定在60多。孙权在演义里给人的印象没什么战斗力,就拔剑砍过一个桌子角和一块石头。不过正史里的孙权,无论胆色战力还是挺强大的,没事经常出去打个老虎,而且还是近距离作战,“虎常突前攀持马鞍”,玩的就是心跳。有一次老虎甚至扑倒了孙权的坐骑,一人一兽正面放对。孙权临危不惧,拿着手戟乱丢,把老虎击伤,这等水平顶半个武松问题不大。张昭为这事跟他急过几回眼,他还是乐此不疲。亲射虎,看孙郎,看的就是这位孙郎。战场上孙权表现也不赖,一打合肥的时候,张辽问投降过来的吴军:“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 说的就是孙权。能得张辽这样的评价,不得了。
顺便提一句,孙权的标志性相貌是“碧眼紫髯”,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张辽那句“长上短下”,特征是上身长,下身短,走T台肯定不好看,但骑马或者跪坐时候就显得特别高大。刘备去江东的时候跟孙权会谈,一抬头,操,孙权正低头看着自己,跟看小弟似的,心气大为不平,回来以后跟左右说:“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明明两个人都是跪坐,孙权平白比自己高出一截,凭啥?刘备这就有点傲娇了,人家上身长,您胳膊也不短啊!孙权可以表演居高临下,你可以隔空去够盘子嘛。
说到刘备,他的武力值实在是……曹、孙两位都是初代武力太高,光荣拼命往下压,只有他初代惨不忍睹,一路往上拔,一直到了八代,才突然跃居三人之首——当然,不是说他武力变高了,而是另外两人降得厉害——从此傲视三雄。这个变化其实挺有意思,如果按照光荣先演义后志的习惯,刘备的武力值应该是逐渐走低而不是走高才对。比起其他两位,刘备在个人武勇方面确实没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演义里虽然号称仨英战吕布,但基本上所有人都把刘备当添头而已。正史里刘备除了鞭打督邮以外,也没啥特别拿的出手的事迹。刘备这一辈子,个人和“武勇”扯上关系,只有一件事。那还是他年轻的时候,因为讨伐黄巾军有功,当上了安喜尉。当时有贼人造反,青州从事带兵去围剿,路过平原。当地官员张子平把刘备推荐过去了,说了四个字“备有武勇”,青州从事正是用人之际,说好啊!把他给带上了。半路遇见反贼,两军开打。好个“武勇”的刘备,一上阵就挨了一下,连忙躺地上装死。一直到仗打完了,他才被人用大车给抬回平原,颇有点“仰天大笑出门去,横着被人抬回来”的气魄。也就民间传说里说他能一手分开张飞、关羽,算是武勇的顶点了。他在后几代与曹操、孙权武力趋同,甚至还超越二人,大概是武勇也分流派。曹操“才武绝人”,刘备则是“武勇过人”,过是通过的过。他一生打了那么多次败仗,从来没被逮着过,夷陵那种绝地,那么多人围堵,都能毫发无伤地跑掉,“过人”水准堪称一流——马拉多纳最高纪录才过了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