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6 16:11
《灰蛊》是2015年的第一匹黑马。玩到这款游戏以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渴望一款非暴雪制作的精雕细琢的传统RPG。制作组Petroglyph对不同阵营的设计充满了想象力,虽然有点显得毫无章法,让本作的平衡性和潜在的竞技性有所失调,但是这款游戏依然切中要害,令人通透。
本作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当时科技先进的人类和另一个长相略丑不过充满荣誉的外星种族Beta联盟,对抗蛊(Goo),蛊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纳米机器人,他们出于某种目的,想要吞噬一切。随着剧情的展开,联盟军队势力会逐步解锁新科技,不过玩家的选择并不会影响事件的走向,剧情任务中的支线目标有时会给玩家额外奖励,但是任何支线任务奖励都不会被继承到后续任务中。总体的设定上,如果放在十年前的RTS鼎盛时期,就算是超一流水平了,不过放到现在来看就乏善可陈了。可以说本作并没有给玩家带来任何惊喜,只是本本分分地做好了基础的内容。
剧情任务共有15个关卡,每个势力5个关卡,其中夹杂了大量精彩的过场动画。动画场景大致分两种:指挥室里面的紧张对话,还有战场上的华丽爆炸。不过出色的人物表情和带感的配音表演,都让故事剧情显得非常饱满。无私的Beta族领袖Saruk和人类盟友AI Singleton全都是性格丰富,值得喜爱的角色。当然,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星际争霸》的影子。
虽然剧情紧凑,引人入胜,但是每个势力只有5个关卡,实在是让人意犹未尽,感觉只是完成了教学关卡就戛然而止。你刚刚掌握了Beta族的全部大玩具,还没玩够呢,就开始人类关卡了。想要探索更多更丰富的兵种搭配和战术组合,必须进行多人游戏。这多少有些让人觉得可惜,因为有非常多的创新元素没有在单人剧情中得到发挥。
战场上的舞刀弄枪提供了大多数RTS标准的真实与惨烈,人类,Beta和蛊三个势力采用了不对称设计,每个势力都有独特的兵种结构和科技树。最突出的就是蛊族,这是一个机动性极强的势力,根本不需要在某处建立固定的基地。蛊母(Mother Goo)可以直接从地图上吸取资源,也可以从她接触到的敌人吸取资源,吸取完后直接将物质转化成作战单位,整个机制让蛊族成为一个不断迁徙的蝗虫群。即使挨打也可以从无视一些地形障碍逃跑,而且无需科技支持,游戏前期就能攒出高级兵种,让蛊族的速攻选择多样。
可以说蛊族只我玩过的RTS里面最具新意的了。你根本无法预测蛊族对手会从哪个方向进攻,除非你在地图上的所有资源点都有视野。蛊母甚至也可以作进攻性的部署,穿过地形屏障,突然砸到你头上,然后分散成近战单位把你的基地吃光。笔者操作蛊族获得最辉煌的胜利,就是依靠他们无视传统RTS战术逻辑的特点,突然袭击,端了老窝,那场仗赢得非常爽。
作为代价,蛊族的缺点在于你需要对每个单位进行微操作,前线作战单位和后方蛊母都不能不管。这个特性让蛊族在游戏后期非常难打,你最多可以控制10个蛊母。只有多线操作的大师级选手才能充分利用这个种族 - 如果你在星际里玩虫族的时候控制不了10个基地和皇后,那在《灰蛊》里使用蛊族之前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蛊族的对手其实要更头疼一些,即使蛊族玩家输掉了最终会战,他也能继续将游戏拖下去,对手必须满地图寻找漏网之鱼。想象一下星际里面人族建筑一边飞来飞去,一边还能收集资源生产单位,蛊母就是这样。
蛊族设计的另一个极端是人族,所有人族建筑必须都用电缆连接起来,电缆很容易被打坏,所以人族的基地建设非常考验玩家的规划。你不得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游戏后期的采矿路程将会非常遥远,矿车和矿区必须有护航和防御力量。虽然人族建筑能在电网范围内进行传送,但只要电网被破坏,一切都白扯。所以人族如果输掉了关键战役,损失了主要建筑设施,基本就无力回天了。
Beta族则可以在地图任意地点建造建筑,他们有着游戏中最强的防御设施,也有着最炫酷的终极兵种,Hand of Ruk,不仅自带范围伤害的大炮,而且还能搭载小型单位加强火力。Beta是本作中最传统的RTS军事力量设计,他们的最佳打法也是传统的采集,扩张,生产。相信Beta族将是《灰蛊》早期的多人游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势力,直到高玩们研发出新的对抗战术。
IGN试玩演示
结语:
如果不算上暴雪的作品的话,《灰蛊》可以说是近5年来最棒的传统RTS游戏。本作的剧情战役部分和电影一般波澜壮阔,光凭这一点就应该大卖,虽然任务的结构和场景布局都算不上多有创意。我对本作的高端竞技中的平衡性感到担忧,不过如果只是和好友们一切随便玩玩的话,这三个独特的种族能够带来许多欢乐。
《灰蛊》PC版IGN评价
7.6 良好
在对游戏中的不同势力熟悉上手以后,《灰蛊》能为传统RTS粉丝带来源源不断的乐趣。
+有趣的势力设计
+颇具表现力的战役
+有代入感的配音
-游戏平衡性有待调整
-偶尔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