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9:56
杨柳依依,南燕来归。尽管疫情阻挡,但雨露滋润、抽枝拔节的生长迸发出不可遏止的力量,这力量督促我们梳理过往,唤起勇气,再上征途。
今天晚上给大家分享下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
可能有的同事要说了,心得体会?有什么好学的,一是我可以网上下载,二是这就小儿科,谁都会。所以高手请忽略!
但网上下载和抄袭绝对是不可取的。
举一个事例:2017年11月,某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郑某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某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结合实际撰写学习体会,而是从网络下载文章修改个别语句作为交流材料。结果两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大家看,学习心得抄袭,已经不仅仅是学习态度不认真,甚至是触犯了党纪党规,党员同志们务必高度重视!
那么,什么是心得体会呢?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心得,是指在学习实践中体验或领会到的知识、技能等;体会是指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那么,怎么让自己的心得体会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 5 点技巧:
技巧 1:用第一次人称写认识
无论是心得还是体会,都跟自己的所思、所悟、实践有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实践就写不好心得体会。所学习体会材料一定要以第一人称来写,要有自己的情感、体会,就是“本人如何如何”,来阐述对理论、思想的认识。这样,即能确保政治正确,也体现了自己的思想。
例:本人深刻认识到,一定要坚持以……为指导思想,这个思想是伟大、正确的,这条道路是光明、宽阔的。
技巧 2:用工作经验谈体会
南来的北往的,当兵的站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与定位。所以谈学习的体会,一定要结合本职工作经验来写,最好有数字,有事例,用经验证明某个观点、某个论述的正确性。
例: X年来,我们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XX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XX下降到百分之X以下。数字证明,“精准脱贫”的一系列政策是行之有效、经得起检验的,我们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
技巧 3:用思想理论解困惑
心有千千结,理论一一解。我们在工作中肯定会有认识的偏颇,肯定会有迷茫时刻,这些,通过学习,析事明理,集思广益,一定会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因此,写心得体会时,提一些本单位、本岗位的客观难题,同时指出,学习的内容中给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破解了困惑已久的难题。
例: 以前我一直困惑,中国贫困群体这么大,人数这么多,真的能按时脱贫吗?学习了十九大报告,让我更加明确党中央的信心和决心,认识到了党中央的得力措施和有力指导,坚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技巧 4:用适度口语表情感
心得体会,要有真情实感,要以情动人,以情引人,而最能直接体现真情实感的,是口语,所以,口语化语言,娓娓道来,更能发自内心,也打动人心。
例: 每每想起这些事,就好像电影回放一样,此情此景浮现在我眼前,使我心情一次次酸痛和振奋。过去我们看电视,看小说,看文艺作品,讲到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说“共产党员跟我上”,好像这是文学的描写。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共产党的队伍中,像这样的好同志大有人在。
技巧 5:用个人经历忆变化
每个人的成长史,都是一部社会发展史。心得体会文章中,有一部分内容往往是谈取得的成绩和数年来乃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这一部分可以加入个人经历,让材料更真实。
例: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的祖父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候别说吃饭,就连活命都是奢望。我父亲出生在建国后,那时候虽然已经和平,但吃肉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呢,我们别说是有肉吃,还可以坐高铁,看航母,想到这些,就越发感觉到祖国的强大,更切实际地理解“伟大飞跃”的意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所有的收获,都来自耕作,所以大家还是要真学、真思、真悟,靠真正的理论研究和真情实感,来支撑学习心得体会材料。
作为扶贫干部的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下乡、帮扶等等繁杂的工作,但我们正是于平凡中、于细微处,为百姓做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才助推社会“大和谐”
对于这次的慰问,给我感触很深。
全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尤其是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让贵州撕掉旧标签、一步跨千年。
但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何守住这胜利的果实,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尽快致富,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作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使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坚守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初心。
扶贫对象,扶贫方法,扶贫的过程和成效,扶贫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对将来扶贫工作的展望
卢永根: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事 迹: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颁奖辞: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要打赢脱贫攻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必须加大力度惩治腐败分子,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必须从农村入手
辛苦一日,安睡一夜,
腰酸背痛,心情逸然,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生活所迫,事不得己。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
一日三餐,苦辣酸甜。
孝敬父母,心中挂牵,
养儿养女,为了防老。
辛苦工作,既为养家,
求得多福,平平安安。
粗茶淡饭,心情杼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古今圣贤,皆道其详,
我一庸人,顺其自然。
《山河岁月》让我明白,要有一无所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不忘初心、披荆斩棘的历史,也是英雄辈出、先锋迭现的历史。
从飞夺泸定桥的十八勇士、狼牙山上跳崖的五壮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等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钢铁战士,到申纪兰、时传祥、雷锋、焦裕禄、于敏等建设改革时期披星戴月的伟大建设者,再到钟南山、张定宇、陈薇等疫情风雨面前生死无惧的“逆行者”,以及毛相林、张桂梅、黄文秀等脱贫攻坚一线楷模。
每每遇到危急时刻、吃力当劲之时,党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逢敌亮剑”的勇士,也从来不缺少“扬眉剑出鞘”的英雄。
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在斗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夺胜利,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跨越。这中间激荡的血性、豪情令人神往,这中间萦绕的力量、智慧令人感佩,党员干部们学党史,就要涵养这份为了理想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矢志奋斗,砥砺这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英雄之气。
2020
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樊锦诗--根入石窟蟠
【颁奖辞】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人物事迹】
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2、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颁奖辞】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顾方舟,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1957年,他临危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疫苗问世后他以身试药,冒着麻痹、死亡的危险,没有犹豫,顾方舟和同事们首先把自己当作试验对象,试服了疫苗。1960年底,正式投产的首批500万人份疫苗推广向全国11座城市,脊灰疫情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顾方舟借鉴中医制作丸剂的方法,创造性地改良配方,把液体疫苗融入糖丸,糖丸疫苗的诞生,是人类脊灰疫苗史上的点睛之笔,发病人数逐年递减,上百万的孩子免于残疾。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中国成为无脊灰国家。从1957年到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这条不平之路,顾方舟艰辛跋涉了44年。
3、四川森林消防员--英雄归厚土
【颁奖辞】
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人物事迹】
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 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山高坡陡、沟深林密、缺氧难行等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当天下午,明火已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三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4、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颁奖辞】
不幸关上了你的门,但你帮别人打开了窗。看见过这世界的阴影,但还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双手,推拿出灿烂人生。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能感受到。
【人物事迹】
四十多年前,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并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同时,她坚持做慈善,从1991年到2019年,朱丽华捐助的资金已达373万元,帮助了48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她说:只有奉献才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5、张富清--初心自慷慨
【颁奖辞】
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人物事迹】
2018年11月湖北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采集信息,一位退役老兵的物品震惊了现场所有人,红布包裹一层层打开,人们发现94岁的退役军人张富清,竟然是一位战功显赫的人民功臣。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6、杜岚、尤端阳--薪火传无尽
【颁奖辞】
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离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
【人物事迹】
1949年10月1日,濠江中学老校长杜岚在校园中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1947年,杜岚接任濠江中学校长,她始终坚持爱国教育,赢得澳门各界的敬重。她说“我们的希望就在下一代身上。”澳门回归祖国当天,87岁的杜岚放下拐杖亲手升起国旗。
7、伍淑清--山河澄正气
【颁奖辞】
四十年前,你说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后,你说有些事必须做!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超越港岛的远见,不让须眉的担当。爱青年,更爱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
【人物事迹】
伍淑清一家人爱国爱港,改革开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香港回归后,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认识。组织青少年赴内地交流学习百余次。
8、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颁奖辞】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人物事迹】
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9、潘维廉--相知无远近
【颁奖辞】
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
【人物事迹】
潘维廉原本是美国空军,1976-1978年在台湾服役期间,因偶然发现“来自天堂的一封信”的大陆宣传单,从而了解到海峡对岸的中国大陆,萌发了到大陆去看看的想法。
在中国工作生活31年,他了解并热爱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先后帮助厦门、泉州等地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他还荣获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国“友谊奖”、“厦门市荣誉市民”等称号。
10、中国女排--为国著功成
【颁奖辞】
三十年拼搏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
【人物事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五连冠,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三十多年来,女排魅力不衰,粉丝遍中华,纵跨几代人。 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赢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这也是中国女排第十次荣膺世界大赛冠军,女排姑娘的成就,显露出祖国至上、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英者风范,也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