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9:32
敦煌石窟、长城嘉峪关、兰州白塔山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在这条昔日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的名胜古迹。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千年前的地下军阵—秦兵马俑;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有“鸟的王国”之称的青海鸟岛;有如诗如画的“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乡美称的吐鲁番盆地。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加强了中日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来华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加强了中欧的联系
玄奘取经 加强了中国人对古印度的了解
丝绸之路 传播了中国的科技文化,也带来了其他文明
郑和下西洋 加强了中国同西洋各国之间的联系
丝绸之路之所以得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古代与外邦通商的过程中,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出口物资,其中尤以丝绸的出口量大。
从汉代至盛唐年间,庞大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往来穿梭,通商贸易,这一时期,江南、巴蜀的绸缎已然凭借其高雅的工艺品质与华美的图案造型驰名中外,成为举世闻名的奢侈品,受到睦邻友邦的普遍赞誉。
意义:
首先,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这些商品丰富了各国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次,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铸铁冶炼,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进程.其三,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各派使节来中原朝见,密切了中原王朝与西域的政治联系;
同时波斯、罗马等帝国也遣使来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其四,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成为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另外,丝绸之路在促进民族交融、艺术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有重大意义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了中国和欧亚(中亚和西亚)各国的贸易和技术传播,促进了欧亚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促使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传递了欧亚文明的消息.
自汉之后,这种贸易活动逐步变成由官方主导、甚至垄断,贸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鼎盛时期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历史上,这些跨国长途贸易交流并无一个专有名词来描述,直到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在《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将其称为“丝绸之路”。李氏所用“丝绸之路”仅指自中原经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到中亚和地中海的贸易路线。因自汉至唐这条贸易路线上交易的大宗商品是丝绸,故命名为“丝绸之路”。
此后,这个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名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拓展应用。历史悠久的“南方茶路”和北方草原贸易路线,以及自宋、元开始的海上贸易路线,很多时候也被称为“丝绸之路”。当然,贸易产品并非丝绸一种,不同历史时期主导贸易产品不同。例如,宋、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产品以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为主。
另外,“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贸易的代名词,而且也是历史上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文化交流的“符号”。伴随商品贸易和人员交流,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相互借鉴,产生了灿烂的文明。
丝绸之路经过我国的山脉、河流:河西走廊、祁连山、孔雀河、塔里木盆地、伊犁河---
1、文化内涵: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东亚强盛文明象征。
2、历史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现实意义: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国际铁路线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作为历史遗迹,它向我们展示了古老文化发展交流的历史,有其旅游价值。
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纷纷传来,中亚、西亚的穿著、饮食等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都源源进入中原,佛教进一步盛行的同时,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新兴的伊斯兰教都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在今天仍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中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武帝时,中国商队或西方商队用骆驼和骡马驮着大量丝织品,由长安出发经敦煌西出玉门关,开始艰难的长途跋涉,路经沙漠,来到中亚、西亚和欧洲。
1)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通道
在中国的西汉和东汉时期,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当时的欧洲正是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也影响着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当时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地区缺乏的就是相互了解的途径,因此丝绸之路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上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繁荣提供了通道。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就派甘英出使欧洲,为以后的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同欧洲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唐朝以后的中外交往更加频繁,直至明朝郑和下西洋。东西方的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不仅仅使贸易互有所收,更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了解和文化交流。
2)丝绸之路是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接触不同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管道
西汉丝绸之路横穿西域,西汉时期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那里沙漠多耕地少,人们居住在河流灌溉的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南有于阗、沙车、楼兰、且末等国,北有车师尉犁、焉耆、龟兹、姑墨、疏勒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从事畜牧业或者农业。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访问了西域许多国家,各国也派使者回访长安,从此汉朝和西域的交往频繁,中国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西域人民接受中原文化的通道,也是中原地区人民了解世界的管道。
3)丝绸之路是现代中国西部开发的早期战略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世纪之交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战略。回望历史看待西部开发,就必须了解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西部也曾有过的无比璀璨的辉煌,需要了解2 000年以前的丝绸之路的历史,知道楼兰、高昌、敦煌当时是何等繁荣。现今依托国家的开发西部政策,西部人民的智慧和不懈努力,为促进西部的经济繁荣发展、为再创丝绸之路的辉煌、为西部经济的腾飞,使丝绸之路这条古为今用的天路成为当今西部开发中的经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强。 丝绸之路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她的魅力是永恒的。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历史上,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今天,游客可乘飞机、火车、汽车沿丝绸之路旅行,既快捷便利,又舒适安全。 中国段丝绸之路沿线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主要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 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奇特而壮丽。青海湖鸟岛,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和天山深处的天池、青海的盐湖、罗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鲁番的火焰山和克拉玛依的魔鬼城等等,均为丝路增添了无穷动魅力。 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所涵盖的地域跨越了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里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史,各自保留着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各民族地区,游客可体验当地民族生活,欣赏民族歌舞、参加当地居民的婚礼和欢渡节日,选购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 丝绸之路,做为中国大西北的主要旅游路线,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和建设,基础设施正在完善,已经成为中国诸多旅游产品中极具吸引力的一条主题线路。
在“上海五国”—— 上海合作组织进程启动之前,中国与俄罗斯(苏联)的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密切相连,但又不限于“丝绸之路”的地域范畴。
自2017年6月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各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发展, 主办上合组织峰会是2018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目前,关于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和安全反恐合作的著述甚多,但人们对上合组织人文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却知之不多。本文拟重点探讨上合组织进程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上合组织人文合作取得的成绩。
上海合作组织进程的历史文化底蕴扎根于中华文化、俄罗斯文化和中亚各民族文化之间上千年的交流和融合之中,而贯穿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与俄罗斯(苏联)幅员辽阔,两国的文化交往更超越了“丝绸之路”的地域范畴,但也与“丝绸之路”密切相连。以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 上海合作组织的人文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常说的丝绸之路是指西汉由张骞开辟的东起长安、西到罗马的大陆通道,这条大陆通道有南北两条支线,南道由敦煌出阳关西行,沿昆仑山麓过葱岭,西达大月氏(今新疆和阿富汗东北一带)、安息 (今伊朗)、条氏(今阿拉伯半岛),最后到达罗马帝国。北路由敦煌出玉门关西行,沿天山南麓过葱岭,经大宛、康居(均在今苏联中亚境内),再向西南行与南道汇合。这两条线路通称"陆上丝绸之路"。
还有一条是"西南丝绸之路"。它由四川经云南过伊洛瓦底江,至缅甸北部的孟拱,再渡亲敦江到达印度东北的莫帕尔,然后,沿恒河流域转人印度西北,至伊朗高原。
另一条丝绸之路,是从广州乘船经满刺加 (今马六甲)海峡。到锡兰 (今斯里兰卡)、印度、东非。这条通道人称"海上丝绸之路"。据东非索马里等地出土文物证实,这条 "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我国宋朝。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 汉武帝派 张骞出使 西域开辟的以首都 长安(今 西安)为起点,经 甘肃、 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 德国地质 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 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 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