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9:09
1月1日
欧元正式进入流通
1月1日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
1月10日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病逝
1月10日
首届“中华环境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1月11日
世界地铁无裤日
1月12日
铁路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听证会
1月21日
援阿重建国际会议开幕
1月27日
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大爆炸2000人丧生
1月28日
我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在日内瓦开馆
1月28日
中国第一条横跨海峡铁路通道正式开通营运
2月9日
印度科学家“全面试验”自行开发的超低温发动机火箭
2月10日
中国第一份人权专业杂志创刊
2月19日
南京通报“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结束
2月22日
美国国会与白宫对簿公堂
2月28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结束
3月1日
欧洲巨型地球环境监测卫星“恩维萨特”送上太空
3月4日
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沈学年逝世
3月9日
李鹏指出要支持人民日报办好《中国人大新闻》网站
3月10日
李岚清接见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3月25日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
3月25日
李耀祺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被判死刑
3月26日
互联网从业单位在北京签署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3月30日
武汉外滩花园违法楼全部炸除
3月30日
厦门金门实现清明直航
4月7日
日本法院判决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违反日本宪法
4月7日
中国“神光二号”巨型激光器研制成功
4月9日
中国出版集团在京成立
4月12日
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开幕
4月15日
中国国航一架客机在韩国釜山坠毁 128人遇难
4月16日
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开幕 通过《重庆宣言》
4月25日
我国发现世界最早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
5月7日
北方航空公司一客机在大连湾海域坠毁 112人遇难
5月8日
日本驻沈阳总领馆发生闯馆事件
5月15日
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进行环球航行
5月16日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正式成立
5月20日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5月24日
习仲勋同志逝世
5月24日
俄美签署《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
5月25日
台湾在澎湖附近海域发生空难 死亡225人
6月4日
中国队首次跻身世界杯
6月4日
首届“亚信会议”
6月12日
世界无童工日
6月15日
跆拳道创始人崔泓熙逝世
6月16日
蓝极速网吧纵火案
6月19日
香港立法会通过有关三司十一局主要官员问责制的决议案
6月20日
鸡西矿务局发生特大瓦斯爆炸 111人死亡
6月22日
山西繁峙矿难承包人毁尸灭迹
6月22日
香港武侠电影导演张彻逝世
6月28日
香港宣布重新发行十元面值港币钞票
6月30日
2002年巴西世界杯冠军
7月2日
俄罗斯客机与货机相撞
7月2日
广东岭澳核电站一号机组投产
7月4日
黄河首次调水调沙
7月4日
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
7月9日
非盟首届首脑会议开幕
7月14日
王俊刚获得第五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
7月17日
连战接受孙中山“同心救国”墨宝
7月21日
我国与瑙鲁建交
7月23日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施行
7月24日
刘晓庆因涉嫌偷税犯罪被依法逮捕
7月31日
陈宝莲自杀
8月3日
陈水扁“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论遭质疑
8月3日
英格兰发现军团病
8月7日
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五名队员不幸遇难
8月7日
哥伦比亚新总统宣誓就职
8月8日
陈俊生逝世
8月10日
我国首枚CPU“龙芯1号”诞生
8月11日
非洲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在内罗毕举行
8月14日
北京诞生网上第一照
8月15日
百余日本老兵证言南京大屠杀史实
8月18日
国内首家民营证券公司——民生证券公司在京揭牌
8月18日
国内科技馆首家数学厅在天津落成
8月20日
我国正式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体系
8月26日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举行
8月30日
首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开幕
8月30日
中海石油博士后工作站开站
8月30日
首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举行
9月4日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闭幕
9月7日
首届中国企业成功女性大会举行
9月9日
著名教育家顾毓琇在美病逝
9月10日
我国有了“海上土地证”
9月10日
南京师大庆祝建校一百周年
9月14日
南京汤山发生严重中毒事件
9月16日
“十五”期间“211工程”正式启动
9月16日
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举行
10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出版发行
10月11日
民航六大集团公司宣告成立
10月16日
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在京召开
10月18日
我国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台
10月22日
二〇〇二年全球工商领导人论坛开幕
10月23日
长征火箭商业发射再签新约
10月25日
莫斯科人质案震惊世界
10月27日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10月29日
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主体工程完工
10月31日
引黄济津开闸放水
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11月21日
我国独立完成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
12月3日
我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12月6日
我科学家发现核反应堆中微子消失现象
12月11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辞世
12月11日
世界最大野生动物保护区建立
12月12日
我完成世界首张水稻基因组“精细图”谱
12月13日
火车登陆海南岛
12月20日
卢武铉当选韩国第十六届总统
12月23日
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下线
12月25日
中国造血干细胞库网络系统建立
12月27日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举行
12月29日
中国电力11家新组建(改组)公司揭牌
12月30日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四号飞船
首先这里需要知道一下,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铁轨宽度并不是统一标准。其中以中欧班列沿途经过的国家为例,我国和欧洲绝大部分国家的铁轨宽度都是1435mm,标准轨距;而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小部分北欧国家,其铁轨轨距是1520mm,宽轨轨距。轨距的差异性,除了每个国家之间有军事方面的考量,也有自身地理条件的限制。相对而言,世界上超过一半国家采用的是标准轨距建设铁路设施,而使用其他轨距的国家还是少数的。
中欧班列由于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穿越这些国家,因此列车在运行至宽轨和标准轨的国家边境时,不可避免会经历车板和车头的换装动作。一般而言,列车都会经历两次换装的动作,以完成整个班列运行过程。
第一次换装一般发生在我国和独联体国家以及蒙古的边境换装点。
以阿拉山口口岸为例,当出口货物列车行驶到山口边境,最终会在对岸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完成换装和哈铁的机车牵引(由于各国铁路电气化程度和用电标准不一致,以及场站架空线操作限制, 有部分内燃机车牵引运行),从而从标准轨切换到宽轨运行。同样的,如果是欧洲进口到中国的货物,会在我国的阿拉山口换装站进行换装,从而完成切换到标准轨距的换装动作。
按照单一运输模式来看
,目前比对分析最多的是海运空运公路和铁路一共四种。就短途运输而言,因为可以直接实现门到门,陆运(公路)运输优势不可取代,公路运输的优势随着运输路程变长而呈负相关,这就涉及到一个临界点,对于铁路运输来说,单程900公里是一个节点,运输全程少于900公里的铁路几乎毫无优势,在1200公里以上的运输路线里,铁路运输才开始成为备选项。关于运输中的门到门
四种运输方式,只有公路可实现门到门,其他三种方式都只能实现站到站,因此运输的头程+后程必然存在依然依附公路运输的短板。
对于铁路运输和空运来说,只有一种可能实现到门,那就是铁路的专用线以及空运的专门机场
Tips:专用线定义
专用线的字面意思就是专线专用,固定线路,固定班次,固定货物,固定厂家,不作他用。
在铁路主干线上,因为大宗货物运输需求,由国家批准为企业(通常涉及民生等大宗货物生产企业)建立专用线。
所以除开专用线,铁路运输基本全会涉及头程后程的卡车接驳。
四种运输方式在中短途运输和中长线运输中的优势与劣势:
1. 中短途公路运输优势很明显,快,灵活,受到政策影响小,便宜(价格战+柴油价格指数),但他们的缺点是
1)不环保(外企特别在意);
2)安全系数差,监管力度不高;
3)载重限制(特别重的货物,只有铁路和船可以运);
4)受季节影响大
所以客观地讲,只有中长途运输需求的客户才可能成为铁路运输客户。
2. 中长线运输分析:
空运优势快、海关清关速度快(机场海关办公相对集中)、操作时机械化程度高货物安全保障高、对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危害最小;空运的劣势显而易见不用说,一个字贵,再加上机场前后程的卡车接驳费用比铁路接驳费用高,因为一般机场比货运站远。
海运优势便宜、船期稳定、线路越长单位运费越便宜,但缺点是相对较慢,且船只根据吃水深度局限了能挂靠的港口,因为单次船运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所以船仓位一多,船吃水深,能挂靠的港口就相对减少,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航运基本港的概念。
航运基本港:船公司为降低成本采取的几个普遍方式,一是减少船次,减少空仓数量;二是降低船速,节省油耗。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会去走海运,谁去走空运呢?
简单的判断标准,货值
比如笔记本电脑,贵,交货期紧急,运输安全要求高,不差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走空运是他们的普遍选择。
比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皮鞋,货值低,季节性不够强,泡货(轻),成本敏感(直接导致运输价格敏感),走船运输是最便宜的方式。
这里需要科普一个概念:
重货和泡货,如果用集装箱运输,铁路和船要求都是箱货总重不超过固定值即可(铁路30480),不超,就按每箱计算运费
但空运不是,空运按立方和公斤双向核价,问你收费时,取价高者。
因此对于货值高的出口商来说,铁路对于降低成本的诱惑显而易见。
但是问题又来了,他们担心什么呢,他们担心交货期,也就是运输时间。
对于货值低的出口商来说,能迅速交货让资金周转率提高从而扩大交易量对他们的诱惑也显而易见,但他们担心的是啥,是运费他们是否承担得起。
中欧班列出现之前,铁路能不能运货去中亚俄罗斯欧洲?
答案是:能,且一直能。
慢慢悠悠火车拉到口岸,慢慢悠悠换装,再慢慢悠悠拉去中亚俄罗斯欧洲,少说这个过程是30天
且运费无折扣,一段按一段计价,明码标价,所以对于铁路来说,最大的优势竟然只剩下环保和“受季节影响较小”。
所以谁要走铁路呢?
有且只有因为地理原因受限和政治原因受限的地区,比如中亚。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之前,亚欧大陆桥就一直存在,出口口岸三个,阿拉山口满洲里二连,基本就是到俄罗斯。
后来东欧地区经济发展开始依赖中俄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之前的铁路运输才真的开到了欧洲板块。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力量显示出来。
国内遍地开花,到处开欧洲班列,意图揽完四海八荒的所有货物。
可僧多粥少,欧洲班列都在空跑,就是为了政绩在往外运空车板。
但是有国家在,地方政府为响应中央,从地方财政拨款补贴各条欧洲班列线路。
这时候,原本肉痛空运运费的高货值货主来了,表示:你给我开专列,你保证我运输安全,保证运输时间,我和客户把交货期的circle转一下。
与此同时, 原本嫌贵的卖皮鞋的一看,你铁路运费比起海运贵是贵但我并非不能承受,所以低货值货主也有可能来了。
所以~
从铁路运输(欧洲班列)的潜在客户分析的角度,基本上就是这些,但我们做的所有描述和假设全都仅基于货物属于普通货物上,区分点只在货值和货物性质直接导致的价格敏感程度区别。
如果考虑到货物对于保鲜、安全的需求(比如运水果奶制品,运危险化学品等)刚才的假设结论又要被重新洗一遍。
这样看来,铁路运输在国家层面上展现红利,并找到了细分市场潜在用户,你觉得还会被淘汰吗?
题外话:“铁路运输”的战略
纵观古今,你知道哪些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答案是沿海地区,因为靠海,所以能海运,海洋仍凭驰骋,经济自然能起来。而相对于内陆地区,局限性就更大了。在这样一个人类物流决定经济的不变历史规律上,我国开启了“一带一路”战略。
这个战略即为“陆上经济丝绸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往大了讲,从政治角度上看,我们都知道美国玩的”三大岛链“吧?!
第一岛链:指靠近中国大陆海区外侧的那条弧形岛屿带,即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第二岛链:指涵盖中国台湾东部海区外侧的那条弧形岛屿带,北起日本的南方群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中接马里亚纳群岛(含美国关岛),南至加罗林群岛。这两条岛屿带上的岛屿之间遥相呼应,环环相扣,成为控制岛链内海域和大陆的天然屏障。
第三链岛:定义还不明确,应该是“第三岛链”相对于“第一岛链”“第二岛链”来讲的,一般认为,它是以美国夏威夷为中心,北起阿留申群岛,南到大洋州一些群岛的一道防线。这三重岛链是美国为遏制中国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再加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点:海运一般走美洲大陆外,要去欧洲的话,都会经过马六甲,马六甲谁最霸气,新加坡。新加坡的立场,黄皮肤美国心,你懂的。这是一个遏制中国的另一个点。因此,“陆上经济丝绸带”,就显得格外重要,直接打通亚欧大陆,最典型的就是中欧班列,中欧班列就又牵涉到国际/国内多式联运,一来二去,战略层面上的国家支持,使得中国交通运输就开展了整改,比如去年921公路运输治超新政(百度一下,非常严厉)、多式联运在制度上技术上的革新。
这里要得出的结论是,并不是谁要打死谁,哪个运输方式要抢别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会不会被淘汰,而是正常的客观的先进的物流方式是各运输方式的齐头并进。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红利扶持,是没有干不成的。更别说铁路运输会不会被淘汰。
《恐怖列车》是Lionsgate Home Entertainment发行的一部恐怖电影,由吉迪昂·拉夫执导,索拉·伯奇主演。
该片讲述了一个老师带着一群美国菜鸟去东欧的国家,然后因为错过原先的列车而滞留在没有人能说英文的地方。然后一个东欧女子自称可以帮助他们,结果把他们都骗上一辆列车的故事,于2008年10月16日在美国上映。
2011年3月,自重庆出发的首趟中欧班列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标志着铁路开始成为海运、空运之外连接亚欧大陆的第三条运输大道。此后,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欧班列进入高速发展期。2015年3月中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将中欧班列建设列为国家发展重点。2016年6月8日起,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截至2018年6月底,中欧班列已有近60条线路经新疆、内蒙古、东北三个方向出境,通往中亚、俄罗斯、中东欧、西欧等地,累计开行已突破9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主要区域。中欧班列作为“铁轨上的‘一带一路’”,架起了中国与欧洲、世界联系的桥梁,推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它不再只是一条条开放的线段,而是已形成一张开放的网络 ;它不仅发挥着货物运输通道的功能,而且将承担更多的使命 :吸纳全球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发挥全球产业衔接功能。
两国中心的直线距离为348公里!波兰和捷克是邻国!波兰是一个位于中欧!是中东欧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波兰气候介于东欧大陆性气候和西欧海洋性气候之间,全境基本上属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捷克也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捷克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多雪。其中7月最热,1月最冷。
俄罗斯广袤的国土有四分之三左右都分布在亚洲,欧洲部分只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么看来俄罗斯似乎应该是一个亚洲国家啊,然而事情却并没这么简单:俄罗斯四分之三的人口都生活在欧洲部分的领土上,经济中心和主要的工业基地也位于欧洲,首都莫斯科以及圣彼得堡等主要大城市也普遍集中分布在欧洲。俄罗斯的历史起源于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大公国。
俄罗斯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自西向东扩张的历史,可以说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是在欧洲。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俄罗斯族属于斯拉夫语族的民族,同东欧的乌克兰、波兰、捷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国存在普遍的亲缘关系。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俄罗斯皈依了东正教(基督教分支之一),俄罗斯因此被纳入到基督教文明圈。在东方国家眼中俄罗斯的民族传统、生活习惯是西方式的。
因此俄罗斯应该属于东欧。
中国目前只有两趟旅客列车前往欧洲,都是从北京站开往莫斯科的旅客列车。
K3次列车,是中国铁路的一趟国际联运快速列车,运行于中国北京经乌兰巴托至俄罗斯莫斯科之间,于1959年6月4日起开行,现由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国际联运车队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德国制造的18型及19型客车,运行横贯欧亚大陆,穿越京包铁路、集二铁路、蒙古纵贯铁路及西伯利亚铁路,途径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国,全程7692公里,是中国铁路开行里程最长的旅客列车。每星期三在北京站发车,运行127小时36分,于星期一抵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斯基站,使用车次为K3次(中国境内)、003次(俄罗斯、蒙古国境内)。
K23次列车,由俄罗斯铁路全程负责客运任务,是中国境内始发终到的首对国际联运列车。由北京至满洲里再到莫斯科。列车使用俄罗斯制造的MECT系列客车,沿京沪铁路、津山铁路、沈山铁路、京哈铁路、滨洲铁路、后贝尔加铁路及西伯利亚铁路运行,横贯欧亚大陆,全程8981公里,为全球国际列车中里程最长。每星期六在北京站发车,运行142小时58分,于下星期五抵达雅罗斯拉夫利站,使用车次为019次(K19次)。
中欧班列车型主要是平板车,底部高度0.9米,加上集装箱高度,一般集装20尺开顶柜:尺寸(单位:米)为5.89*2.32*2.31,配货毛重20吨,体积31.5立方米。总高度3.2米多点。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中欧班列创新发展的序章。
2018年6月国内已开行城市48个,运输网络覆盖了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截至2019年4月,运行线路达到65条,通达欧洲15个国家的44个城市,累计运送货物92万标箱。2019年10月26日中欧班列(义乌—列日)段首趟列车抵达比利时列日物流多式联运货运场站。成为首个贯通中国长三角区域、中亚和欧洲的跨境电子商务的专列。截至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
中欧班列列车最长总长度有1500米。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我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北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中欧班列创新发展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