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9:01
镇江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集聚了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诗词文化、南朝文化、民间故事文化、美食文化等等。大运河已然成为镇江“流动的文化”、“经济的血脉”和“亮丽的名片”。镇江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集聚了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诗词文化、南朝文化、民间故事文化、美食文化等等。大运河已然成为镇江“流动的文化”、“经济的血脉”和“亮丽的名片”。“两岸闻得踏歌声,一水不见行舟影。”这是古诗对镇江运河的形容。
灯火临流十万家。”清代诗人查慎行途经大运河镇江段时,曾留下这样的诗句。“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游经丹阳市写下了《丁督护歌》,这一句已成为描写唐朝运河丹阳段繁盛景象的千古名句。“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元代诗人杨维桢在其《多景楼》一诗中,以此来说明镇江的兴起、发展和繁荣与长江密不可分,更与运河休戚相关。滔滔不息的长江与绵绵不绝的运河在镇江交汇,孕育着古城镇江3000多年的历史。
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的人工河
京杭大运河生态红线是指大运河江苏段主河道两岸各2千米的范围。滨河生态空间,是指核心监控区内,原则上除建成区(城市、建制镇)外,大运河江苏段主河道两岸各1千米的范围。核心监控区涉及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和苏州市。
方法中明确,落实管控范围,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强化核心监控区内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和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休闲游憩、绿色现代航运等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相关功能建设,并与河道岸线功能分区相协调,合理安排与主导功能相符的产业布局。
一、江苏大运河沿岸文化素称发达江苏历史悠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已经30多万年。上世纪50年代,位于苏北运河沿线的宿迁泗洪下草湾发现了4万~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苏南运河的镇江丹徒发现了2万~3万年前人类化石,苏州太湖三山发现了1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
瓜洲属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镇上有两个著名景点:
(1)瓜洲古渡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市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距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中心15km,润扬公路大桥、镇扬回汽渡、扬州港与其毗邻相答接,镇江金山寺与园区隔江相对。
(2)润扬森林公园。
中国大运河项目遗产点(65项)
一.【北京,4项】
1、昆明湖及绣漪闸
2、广源闸、高梁闸、澄清上闸、澄清中闸
3、南新仓
4、平津上闸
二.【天津,1项】
1、天妃宫遗址
三.【河北,8项】
1、红庙村金门闸
2、马厂炮台及军营遗址
3、捷地分洪设施
4、东光码头沉船遗址
5、连镇谢家坝
6、华家口夯土险工
7、郑口挑水坝
8、油坊码头遗址及险工
四.【山东,10项】
1、苏禄王墓
2、临清片区
3、东昌府运河大小码头
4、阿城盐运司
5、济宁枢纽
6、南旺枢纽
7、济宁东大寺
8、会通河节制闸群
9、通惠闸
10、微山县乾隆御碑
五.【河南,2项】
1、含嘉仓遗址
2、回洛仓遗址
六.【安徽,1项】
1、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七.【江苏,25项】
1、龙王庙行宫
2、窑湾镇历史街区
3、双金闸
4、清江大闸
5、清口枢纽
6、洪泽湖大堤(包括险工、救生桩、水志、信坝、碑刻等)
7、吴公祠
8、镇水铁牛(高良涧铁牛、邵伯铁牛、三河铁牛、高家堰铁牛、马棚湾铁牛)
9、瘦西湖
10、普哈丁墓
11、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仅门厅)
12、扬州盐业历史遗迹(个园、何园、汪氏小苑、汪鲁门盐商住宅、卢绍绪盐商住宅、盐宗庙等)
13、盂城驿
14、邵伯古堤
15、邵伯老船闸
16、邵伯码头
17、清晏园
18、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不含博物馆)、淮安府衙正堂、镇淮楼
19、丰济仓遗址
20、清江浦楼
21、淮安钞关遗址
22、天宁寺行宫(含重宁寺)
23、西津渡古街
24、清名桥历史街区
25、盘门
八.【浙江,14项】
1、分水墩、落帆亭
2、长安闸
3、南津镇历史街区
4、杭州凤山水城门遗址
5、杭州富义仓
6、洋关旧址
7、通益公纱厂旧址
8、杭州拱墅运河历史街区
9、水利通判厅遗址
10、西兴过塘行及码头
11、清水闸
12、永丰库遗址
13、宁波水则碑
14、宁波庆安会馆
九.河道(31项)
1、通惠河段主线
2、玉河故道
3、长河
4、北运河段主线
5、南运河段主线
6、会通河段主线
7、小汶河
8、中河段主线
9、淮扬运河段主线
10、宝应宋泾河
11、宝应明清运河故道
12、高邮明清运河故道
13、邵伯明清运河故道
14、古邗沟故道(邗沟东道,扬州城区段)
15、镇江城区运河故道
16、常州城区运河故道
17、无锡城区运河故道
18、现京杭运河无锡至苏州段
19、苏州城区运河故道
20、现京杭运河苏州至吴江段
21、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
22、杭州中河-龙山河
23、钱塘东段
24、浙东运河主线
25、卫河(永济渠)段主线
26、通济渠—荥阳故城段
27、汴河遗址商丘南关码头遗址段
28、汴河遗址百善老街及柳孜码头段
29、汴河遗址宿州段
30、汴河安徽泗县—江苏泗洪段
31、淮河口段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
(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
(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大运河江南运河的位置:北起江苏省镇江市以东丹徒县的长江边,南到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钱塘江北岸地区。大运河之江南运河,自北向南经过的主要地区有:镇江段,常州段(折向东南),无锡段,苏州段(折向南),吴江段,嘉兴段(折向西南),桐乡段,临平段,杭州段,终点位于杭州城站以东,钱塘江以北的杭州护城河里。
镇江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集聚了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诗词文化、南朝文化、民间故事文化、美食文化等等。大运河已然成为镇江“流动的文化”、“经济的血脉”和“亮丽的名片”。镇江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集聚了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诗词文化、南朝文化、民间故事文化、美食文化等等。大运河已然成为镇江“流动的文化”、“经济的血脉”和“亮丽的名片”。“两岸闻得踏歌声,一水不见行舟影。”这是古诗对镇江运河的形容。
灯火临流十万家。”清代诗人查慎行途经大运河镇江段时,曾留下这样的诗句。“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游经丹阳市写下了《丁督护歌》,这一句已成为描写唐朝运河丹阳段繁盛景象的千古名句。“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元代诗人杨维桢在其《多景楼》一诗中,以此来说明镇江的兴起、发展和繁荣与长江密不可分,更与运河休戚相关。滔滔不息的长江与绵绵不绝的运河在镇江交汇,孕育着古城镇江3000多年的历史。萊垍頭條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滕州市、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指的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长安,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