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8:37
【新发现之祣视点】国外旅游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国内旅游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旅游”一词出现之前,人类旅游实践早已有之。国外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Phoenician)。我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旅行活动的兴起。最典型的代表是夏朝的大禹、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西汉的张骞、唐时的玄奘、明朝的郑和及徐霞客。国外旅游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众所周知,旅游的英语表达是tourism,旅游者英语表达为tourist。词根tour来源于拉丁语“tornare”和希腊语“tornos”,其含义是“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的运动,在现代英语中演变为“顺序”。后缀-ism表示一个行动或过程以及特定行为或特性,而后缀-ist则意指从事特定活动的人。词根tour与-ism连在一起,指按照圆形轨迹的移动,所以旅游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而完成这个行程的人即称为旅游者(tourist)。
国内旅游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在我国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三国至隋朝时期南方的六个朝代)。齐梁时沈约(公元441年-513年)的《悲哉行》就有“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诗句,专指个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中国“旅游”一词的首次出现,距今已有1506—1578年的时间了。
早在殷周之际,已经旅行类别,殷人和周人习用“旅”字,专指当时最活跃的一种旅行——商旅。《易经》中,专讲行商客贾的一卦就称为“旅”卦。“旅”字之所以用于商旅,一是本来就含有行走之意,二是常被古人假借为“庐”,与“庐”字相通的“旅”字,便成了当时商业旅游的专称。“祣”古代祭祀山川或上帝,通“旅”,特指祭山川之行。东周时期,旅行分类更加清楚,东周人除了沿用殷周以来的说法,以“旅”称商旅,以“征”称军旅,以“归”称婚旅,以“巡”称天子之旅,以“迁”称迁徙之旅,特别是由于“旅”字的使用和普及,为中国旅游史引进了现代旅游的概念。
“游”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风·谷风》)。当时人们把那些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史记.孔子世家》)的旅行活动,如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游”。东周人早就把旅游与商旅、聘旅级行役(礼节性外交和长途公差)等功利性旅游区别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从此进入了自觉认识阶段。
“旅游”一词出现之前,人类旅游实践早已有之旅游实践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Phoenician),腓尼基人旅行活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他们曾经建立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代国家。腓尼基(Phoenicians)是古代地中海世界东岸地区一系列小城邦的总称。腓尼基人是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为迦南人,是西部闪米特人的西北分支。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
我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旅行活动的兴起。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就是大禹,他为疏浚九江十八河,遍览大好河山。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唐代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不仅周游全国,且作了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