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8:25
内容提要【元日是什么节日】
元日就是指的我国的春节,即农历的正月初一,元日的说法出自《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相祖。”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1、年的叫法:
上古时代,年被称为“腊”。尧舜时期,叫做 “载”,是天体星辰运载一周的意思。
夏代称为“岁”,有长一岁的意思。
商代称为 “祀”, 表示四时已过,应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
周代开始称之为 “年”,是谷物收成的意思。
先秦时期称为 “上日” “元日”。
汉代称为 “正日”,
魏晋时期称 “元正” “元辰”。
1912 年辛亥革命后,叫做“春节”。
2、版本一:
年是怪兽,头上长巨角、身上有鳞片、牙齿和爪子很锋利,每到除夕这一天,就会从沉睡的海底中苏醒,伤害牲畜和人类。
有一年,当大家准备外逃时,村里来了一位老人,采用贴红纸、点蜡烛、烧竹子的做法把年兽赶跑。因为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就开始流行起了贴对联、守岁、放鞭炮的习俗。
3、版本二:
夕是怪兽,年是小孩。年用红绸子,在人们烧竹竿的配合下,把夕赶走。人们为了庆祝胜利,才有了除夕和过年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