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6:01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以下区别:
居家隔离是指规定所有与证实患有病者有家居接触的人士,须留在家中接受一定期限隔离的家居治理;居家隔离期间,需要需要按照“8个要”落实健康管理,具体如下:
1、隔离房间要符合“单人单间单卫”;
2、要加装电子门磁;
3、隔离人员及同居的家庭成员、室友原则上不准外出,每天两次要向“社区三人小组”报告居家隔离人员体温等健康状况;
4、医疗机构要上门采集鼻咽拭子;
5、社区要提供生活保障;
6、没有符合条件的居家隔离场所要在集中隔离场所完成健康管理;
7、出现发热、干咳等十大症状,要主动报告“社区三人小组”,及时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排查;
8、若有其他急症就诊要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集中隔离管理是指被隔离观察的人员在指定场所接受集中管理,由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及生活保障服务;
每名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在单独的空间内进行隔离观察,直到隔离期满,集中隔离期间不得离开房间,不接受外来人员探访;
按照防疫要求每日早、晚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定期采集核酸,并做好房间的日常消毒;
隔离期间应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空气流通;
定期清洁个人衣物,整理房间内务,保持房间清洁。房间内产生的垃圾自行清理装袋后,应扎紧袋口,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居家隔离满14天后,所在社区会根据被观察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隔离14天到期后,若是没有出现任何可疑或是疑似症状,隔离是自动解除的;或是疑似病例经过医疗诊断排出确诊或是疑似的,其密切接触者也是可以解除医学隔离观察的。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病情稳定、精神恢复、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肺部影像明显好转、连续2次(间隔至少1天)病毒检测阴性,可解除隔离。
居家隔离是指规定所有与证实患有病者有家居接触的人士,须留在家中接受一定期限隔离的家居治理,因此只要不是以下几类人群,那么是可以不用进行居家隔离的:
1、有过密切接触的人;或有人被确诊为新型肺炎了,那么肯定是要被居家隔离的。
2、有疑似症状的人;冬季属于感冒高发的季节,疫情期间出现咳嗽或者发烧的情况,还没有确诊是肺炎的需要居家隔离。
3、曾经去过高风险地区,但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群,这些也是需要居家隔离的。
4、当地卫生部门认为需要隔离的其他人员。有些地区会对重点人员要求隔离,具体请关注各地区的要求。
每个地区具体的防疫政策不相同,因此实际情况需要根据当地防疫部门而定。
14天的居家隔离,主要有以下几种要求:
1、居家医学观察期间,被观察对象不得外出,并主动接受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定期询问等。
2、被观察对象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用塑料袋或保鲜膜严密包裹后丢入垃圾桶。佩戴新口罩前、处置完使用过的口罩后,均需要及时洗手,洗手时要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正确洗手,避免经手污染其他物品,造成二次传播。
3、居家医学观察期间,被观察对象应拥有独立房间,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如条件不具备,请至少保证一米以上的距离。被观察对象的生活用品与其他家庭成员完全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居家医学观察期间,被观察对象静养为主。食物要清淡、多样化,保证营养充足。心态要平和,不能着急、害怕。保证睡眠充足,减少上网、长时间看视频等。
5、同住的家人均应佩戴口罩,避免密切接触。佩戴新口罩前、处置完使用过的口罩后均需要及时洗手。
6、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直接与室外空气交流,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降低室内致病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7、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出现病情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要全程戴口罩,尽量避免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免传染他人。
8、居家隔离人员隔离期满后,由当地医务人员检查确认并报乡镇(街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同意后即可解除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