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01:19
秦安小曲,一个即被叫“小”,又被称“老”——淮安老调的剧种。起源并流星雨甘肃天水市,一个曲调简洁、唱法柔媚的剧种,对当地人来说肯定是心头好吧,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更欣赏的是其唱法吧!毕竟用的是当地方言。
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甘肃文化的秦安小曲吧!
小曲在秦安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沧桑岁月,500多年来,它记载和传唱着成纪人的情怀和心声,见证着高原小城的喜怒哀乐和今昔变迁。
小曲的诞生,与着名的秦安文人胡缵宗有关。据《甘肃新通志》记载,胡缵宗幼年时,继母待他非常严厉,深夜读书时连灯油也不给,他的姐姐就用口衔油灯陪他读书。明弘治二年(1499年),胡缵宗在他19岁时首创“四六越调”《玉腕托帕》,成为秦安小曲的开山鼻祖。胡缵宗为官后“抚绥安辑,民以大苏”,“开石堰,溉民田”,“廉洁辨治”,“至能称职”,罢官后“开阁着书”,题诗赋字。他一生的成就与他背后那位伟大的姐姐分不开。秦安小曲之所以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秦安人的钟爱,恰恰是因为它背后有这样一位品格高丽的文人和他同样深明大义的姐姐。
文士秀才的垂青,让秦安小曲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出尽了风头。清代张思诚创作的《小登科》,李文赞创作的《闺怨》、《想情郎》等,都是当时红了又红的剧目。秦安小曲还有一种不同于上面所述的这些“老调”的流派,叫“花调”,是清末由陕西传入秦安的,俗称“土眉户”。它融进了秦安方言和当地民歌的曲调,适宜抒情,不强调剧情,所以更像是秦安的民歌,流行在村头道口,是普通老百姓抒唱悲欢、传情达意的喉嗓。
有清一代,小曲鼎盛之时的秦安大地俨然是胡汉杂居、市井鳞列、莽汉弹弦、娇女卖唱的自由的艺术土壤,不管是商旅羁客,还是市井小贩,但凡腰中有些许细软的,都在茶馆里一边咂摸几口茯茶,一边听几出小曲,一派陶然忘机的气象。
秦安人爱小曲,几乎到了陶醉和溺爱的程度。文艺专家们也认为秦安小曲“音调高而不炸,节奏紧而不急,变化多而不乱,起迭繁而不硬”,旋律迂回,一波三叹,色彩明朗,极尽灵巧。但小曲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只囿于一处而没有走出秦安呢,笔者觉得除了曲调、题材等承袭旧用,缺乏创新外,最主要的还是时代的原因。“曲”这种戏剧形式鼎盛于元朝,至明代,杂剧和传奇基本垄断了戏曲舞台,小曲的问世本身就迟到了几百年,但小曲的艺术之花之所以开到了今天而没有凋谢,是因为它没有失去秦安这块热情的土壤。
解放后,小曲作为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抢救、保护和挖掘。许多秦安艺人尝试着创新小曲,1979年成功移植《梁山伯与祝英台》,使秦安小曲搬上了兰州、天水的戏曲舞台,此后陆续移植的《楼台会》、《双蜀记》等,进一步提升了秦安小曲的艺术品位。2003年11月,由曹锐等人编导的现代小曲剧《莺莺拷红》、《村官浪漫曲》、《生日》、《情系学子》等在兰州、天水、秦安巡回演出,在全省的小戏小品调演中不断夺魁折桂,唱出了秦安小曲与时俱进、讴歌主旋律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