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16:30
意思是: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古诗作品《悯农二首》(其二)。这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这两首诗的排序不同版本有分歧。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所作。
这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首诗描绘的是烈日下农夫劳作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于农夫的辛勤的赞美之情,最后反问谁知道我们盘子中的米饭都是农夫的辛苦所得,非常有警示意义,也表达出作者对于农夫的同情。
李绅(772—846),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曾因触怒权贵下狱。唐武宗时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16-918|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26| 3.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