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是旧时人们认为动物之所以可能从蛰伏中醒来,是由于被雷声惊醒,因而就有了惊蛰的说法。实际上天气变暖才是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而习俗有吃梨,蒙鼓皮,打小人,祭白虎化解是非。
历史渊源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汉朝时期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简介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惊蛰万物萌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冒发热和肝病发生。养生需注意防春温流感,饮食清淡养肝脾,多吃蔬菜清肠胃,早睡早起多锻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