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2 03:20
繁体字是指汉字简化后被简化字所代替的原来笔画较多的汉字,以国务院2013年6月5日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之一〈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为最新规范,在该对照表中“零”字没有对应的繁体字,何来简繁之说。“零”是传承字,并不是什么繁体字或简化字。
零的繁体字就是零,是它本身。
零(拼音:lí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零”的古字作“霝”,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霝”的甲骨文是雨字头下有三个方块,代表雨点。零的本义是零星的雨,由本义引申为雨、霜、露等降落。又由降落引申为落涕、泪,如:感激涕零。
又由雨、霜、露等降落引申为凋落、凋零等。由本义又引申为零碎不整的。“零”又有数字义,指数的空位。“零”的数词义是近代产生的,古代汉语并没有这个含义。
零的文字源流:
“零”是形声字,其中“雨”作形旁,表示下雨;“令”作声旁,表示音读,是不示义的声符。本义是零零星星的、徐徐而下的小雨。部分学者认为甲骨文“零”字本作“霝”。
“霝”在“六书”中属会意字,甲骨文上部为“雨”,像天上下雨的样子,下面还有具体而微的点缀数量不等的小雨点和几个方块形,方块形可能代表大的雨点。后来因为借用为零碎、零落、零数等意义,而转注为从雨、令声的“零”字,以保留下雨本义,篆文因此写成“零”。
由下雨的意思引申,“零”又表示落下。古语有“涕零”一词,涕是眼泪,涕零就是掉眼泪。古诗有“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句子,意思也就是泪如雨下。
草木凋落也叫零,这是从降落的义项引申来的。草木的花叶凋谢零落叫“凋零”,也叫“零落”,如陆游的《咏梅》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用汉字“零”来表示数字“0”概念是较晚的事,大约到19世纪才有明确记载。清代华蘅芳《学算笔谈》:“名位之数,既俱可用自一至九之各数记之,则其空位当以零字记之,或作一圈以代零字亦可。”后来“零”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表空位数的统一方式。
因为“零”是数的空位,因此又被用来表示没有、或等于零的。汉语音节中没有声母的音节叫做零声母。温度计上有“零度”,时间上有“零点”,都指的是起点,相当于没有的意思。
繁体字是指汉字简化后被简化字所代替的原来笔画较多的汉字,以国务院2013年6月5日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之一〈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为最新规范,在该对照表中“零”字没有对应的繁体字,何来简繁之说。“零”是传承字,并不是什么繁体字或简化字。
汉字“〇”。
〇是一个汉字,注意读音有líng和xīng。
释义:
1、xīng同“星”。唐武则天所造字。《集韵·青韵》:“曐”,或省作“星”,唐武后作“〇”。
2、líng同“零”。
汉子简介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数字一到十的繁体写法为: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其余数字大写为:佰、仟、万、亿、元(圆)、角、分、零、整。
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了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扩展资料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