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1 22:18
麝香是从麝类动物的香囊中提取的珍贵物质。这种香囊位于麝的腹部,能够分泌出独特的香气,被古代近东地区视为极为重要的香料。在阿拉伯文学中,麝香香囊常被称为“印度的老鼠”。麝香的真正来源直到公元9世纪中期才被人们所了解,它来自于中亚的某些地区。
麝,也被称为“麝獐”或“香樟”,是一种生活在中亚山区的小型鹿类动物。虽然外形类似于鹿,但它并不属于鹿科。雄性麝拥有麝香囊,是鹿类中唯一具有这一结构的动物,并能从中提取麝香。麝香囊的大小类似于鸡蛋,位于腹部肌肉与皮肤之间,开口处接近尿道口,大约在0.2厘米的位置。麝香的分泌周期持续约一周,香囊充满香液后,麝香会逐渐凝固成半固体状态。
麝的前肢较短,后肢较长,蹄子小而耳朵大。雌性和雄性麝都没有角,但雄性麝拥有发达的獠牙。中国的麝类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等五种。其中,原麝和马麝体型较大,体色浅褐色。原麝全身布满白色斑点,非常容易辨认。麝类动物主要栖息在山林中,它们在黎明或黄昏时分最为活跃,同时具备敏锐的听觉和嗅觉。
麝,又称为麝獐、香獐,种类少,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中国麝类资源丰富,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等5种,原麝和马麝体较大,浅褐色。只有原麝全身具白斑点。麝栖居于山林,多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听觉、嗅觉均发达。雄麝脐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为麝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也是极名贵的香料。
前肢短而后肢长,蹄小;耳大;身体颜色呈棕色,原麝背部比较深,有的呈灰褐色,带有不很明显的土黄色条纹和斑点;颈下向后至肩有两条白纹。雄性麝犬齿发达,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香腺,在发情季节特别发达。
一种小型的偶蹄类动物,体长为80~95厘米,尾长仅有3~5厘米,肩高50~60厘米,体重8~13千克。头上没有角,也没有上门齿,下犬齿呈门状,并与6枚门齿连成铲状,雄兽有一对獠牙状的上犬齿,一般为5~6厘米,露出唇外。身体的毛色为黑褐色,背部隐约有六行肉桂黄色的斑点,颈部两侧至腋部有两条明显的白色或浅棕色纵纹,从喉部一直延伸到腋下。腹部毛色较浅。毛粗而髓腔大,毛被厚密,但较易脱落。头和面部较狭长,吻部裸露,与面部都呈棕灰色。耳长,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四肢很细,后肢特别长,站立时臀高于肩,蹄子窄而尖,悬蹄发达,非常适合疾跑和跳跃。
原麝终生具有肉桂黄色或橘黄色斑点,这与马麝、林麝差别较明显。东北原麝,身长85厘米左右,肩高55~60厘米,体重8~12千克。全身显暗褐色,成年个体呈现肉桂黄色斑点,多排列成6行。安徽原麝大小与林麝相仿,体长65~80厘米,肩高小于50厘米,体重8~12千克。全身呈灰褐色,体背及体侧的毛色较深,腹部及四肢上部内侧毛色淡,后肢下部后侧的毛近于黑色,颊、额及耳背呈灰黑色,耳壳边缘黑褐色,耳内为白色;颌及喉白色向两颊伸延,向下沿颈部两侧在胸前连成环状,中央仍为灰褐色,在颈后两侧有两个白色斑点。1~2岁的幼麝体背有横向的橘黄色斑纹,自肩至臀有13条。成年麝斑纹逐渐消退,变斑点,排列成了纵行,股侧及近腹处有梅花斑,腰及臀部的斑点没有行次之分。
麝香是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产生的。麝香是林麝、马麝或原麝雄鹿身上的一个囊腺分泌物。主要是长在雄鹿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被摘后可以通过干燥加工成颗粒状,会有比较特殊的味道产生。此外,麝香鼠等其他有香动物也有类似麝香分泌物。
麝指的是香獐。中国麝类资源丰富,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等5种,原麝和马麝体较大,浅褐色。
香獐头小、眼大,耳长而直立,上部近圆形,吻部裸露。雌雄均无角,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成獠牙。雌性上犬齿小,不露出口外。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较前肢发达,散臀高大于肩高,身体后部粗壮。主蹄狭长,侧蹄显著,能接触地面。尾短,隐于毛丛中。雄性腹部具麝香腺,可分泌麝香。腺体大小随个体而异,腺呈囊状。
香獐的生活习性。
香獐单独活动,或雌兽与子兽组成家族活动,一般晨昏活动较为频繁。夏季多在石砬子、河谷附近的陡峭山崖活动;冬季喜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栖息。原麝为山地动物,能轻快敏捷地在险峻的悬岩峭壁上活动,在密林中也常行于倒木上,并有攀登斜树的习性,极善跳跃。
1.麝香是从雄性鹿科动物的香囊中提取的珍贵物质,位于它们的肚脐附近。
2.这种香囊是独立于动物生殖器官的结构,可周期性地再生,对动物本身影响较小。
3.雄性麝鹿从两岁起开始产生麝香,到了十岁左右达到分泌高峰,平均每次可产出约50克。
4.麝香不仅作为香料使用,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外用时具有镇痛和消肿的作用。
5.由于其独特的医疗和香气用途,麝香在市场上极为稀有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