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1 17:03
它ac供电断开方法如下:
1、找到主板的电源按钮:它通常位于主板的一个角落,是一个带有标注的小按键。
2、按下电源按钮并保持1-2秒钟:这样会发送一个信号到主板,告诉它断开电源。
3、等待主板完全关闭:当看到所有的led指示灯都熄灭,或者听到硬盘停止运转的声音,这就表示主板已经完全断电。
4、拔掉电源线:此时,可以安全地拔掉电源线,中断主板的电源供应。
1.主板上的供电接口有20针与24针(很多主板都采用这样的规格)的,如下图;
图1主板供电口20PIN
图2主板供电口24PIN
2.而电源设计通常都是20PIN+4PIN的组合,如下图;
3.当主板供电接口是24PIN的接上就可以用了,如果主板是20PIN的将电源供电线后面组合的4PINF去掉就可以使用的,如下图;
4.将电源接口上20 PIN的接口插入到主板的供电接口上,多余的不用管,再将主板上剩余的配件及接线接好,再通电开机使用。
注:装机时电源断电情况下操作,都安装好后再通电开机操作。
有部份的主板CPU辅助供电口是4PIN,所以电源上是有双 4PIN的接线,方便给4PIN的主板CPU辅助供电,当需要8PIN供电时将其拼接成一个8PIN就可以使用了。下面是主板上CPU辅助供电接口:
一、1.像七彩虹H81K全固态版 V20的主板CPU辅助供电接口就是4PIN,如下图;
2.像七彩虹C.H81K-HD全固态版 V21这块主板上,CPU的供电接口是8PIN CPU供电(如需要4+4PIN),如下图;
二、下面介绍如何将双4PIN的CPU辅助供电线,组成8PIN的接线:
1.首先拿到电源线上的CPU辅助供电线,可以看到是双4PIN的接线,如下图;
2.找到电源线上的双4PIN CPU辅助供电线侧面的卡扣(一个有个凹槽,一个有个细小凸出的槽),如下图;
3.根据卡扣的位置,并将两个4PIN的接口拼上去,如下图;
4.略用点力,推动那个其中的个4PIN接线,如下图;
5.推到底就拼接好了,这样就可以将这个8PIN的CPU辅助供电接到主板上,8PIN的接口上了如下图.
1.PCI-E的供电可以提供75W的功率,如果显卡接近或者超过,都会配有6pin、8pin、双6等独立供电接口。
其中6PIN供电接口是双路+12V输入,提供75W功率,8PIN供电接口为4路+12V输入,提供150W功率。
2.PCIE的版本越高,如PCIE3.0就比1.0 2.0接口更能提供稳定的供电,3.0理论值一度标称300W,但是迫于主板供电设计和设备兼容性,还是75W没有变化。
3.PCI-E主板上也有额外独立供电接口的存在,如下图,一般是保证交火或SLI下供电的稳定。
扩展资料
PCI-E 3.0版本:
带宽更高、延迟更低。
常见的显卡都是PCI-E 2.0标准的,制定于2007年,速率5GT/s,x16通道带宽可达8GB/s。按照原先的路线图,PCI-E 3.0标准将在2010年进入市场,不过实际上却是2010年才完成PCI-E 3.0标准的最终方案,而直到一年后HD 7970发布才真正有显卡支持PCI-E 3.0。
与PCI-E 2.0相比,PCI-E 3.0的目标是带宽继续翻倍达到10GB/s,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提高速度,PCI-E 3.0的信号频率从2.0的5GT/s提高到8GT/s,编码方案也从原来的8b/10b变为更高效的128b/130b,其他规格基本不变,每周期依然传输2位数据,支持多通道并行传输。
除了带宽翻倍带来的数据吞吐量大幅提高之外,PCI-E 3.0的信号速度更快,相应地数据传输的延迟也会更低。此外,针对软件模型、功耗管理等方面也有具体优化。简而言之,PCI-E 3.0就跟高速路一样,车辆跑得更快,发车间隔更低,座位更舒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pci Express
自己组装电脑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查配置之间的兼容性:
1.主板和处理器兼容性:首先确认所选购的主板和处理器是否兼容。查阅主板的技术规格和处理器的规格,确保它们支持相同的插槽类型和芯片组。
2.主板和内存兼容性:检查主板的技术规格,确认它支持所选购的内存类型(如DDR4、DDR3等),并且具有足够的内存插槽来容纳所需的内存条数。
3.主板和显卡兼容性:查阅主板规格,确认其具有适当的PCIe插槽以支持所选购的显卡。同时,也要确保主板和显卡的功耗要求相匹配,以免出现供电问题。
4.电源和配置兼容性:选择适配的电源供电整个系统所需的功率,并确保电源具有所需的电源接口,如主板供电接口、显卡供电接口等。
5.存储设备兼容性:确认主板支持所选购的存储设备接口,如SATA、M.2等,并且具有足够的接口数量来连接所需的硬盘或固态硬盘。
为了帮助您更详细地了解以上兼容性问题,以下是一些文章供您参考:
1."如何检查电脑主板和处理器的兼容性"-该文章将介绍如何通过查看主板和处理器的技术规格来确认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它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插槽类型和芯片组的概述,以帮助您做出正确的选择。
2."如何选择适配的内存条与主板"-这篇文章将指导您如何选择与主板兼容的内存条。它将解释不同类型的内存(如DDR4、DDR3等)以及如何确定内存插槽的数量和速度要求。
3."显卡和主板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法"-该文章将介绍如何确认显卡和主板之间的兼容性。它将讨论PCIe插槽类型和功耗要求,并提供一些建议来解决供电问题。
4."电源选购指南: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源"-这篇文章将解释如何选择适合您配置的电源。它将讨论功率需求、电源接口和额外功能等方面的考虑因素。
5."硬盘与主板的兼容性问题及解决方法"-该文章将指导您如何确认硬盘和主板之间的兼容性。它将介绍常见的存储设备接口(如SATA、M.2等),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来应对连接问题。
希望以上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检查配置之间的兼容性,并顺利地组装您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