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1 03:42
MAU,即为Month Active User,指的是在一个月中至少玩过一次该游戏的独立用户数量,所以不是某个数的加总,而是某些数的去重后的数量。
月活跃没有统一标准,都是自定义的。一般来说就是日活跃去重。有的访问网站就算活跃,有的登录了才算,有的存在UGC才算。
总的来说就是用的数去重后来的数得到即可计算。
扩展资料
月活跃用户的实义:
活跃用户用于衡量网站的运营现状,而流失用户则用于分析网站是否存在被淘汰的风险,以及网站是否有能力留住新用户。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数据分析报告说,zd XXX网站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了几百万,其实这些数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它可能是数百万非常专业的用户不再登录到网站(用户流失)。
实际登录或最近采取行动的用户(活动用户)的数量为数万。
所以对于一个网站来说,重要的是活跃用户的数量,而不是总用户的数量,因为只有这些人才能为网站创造价值。
事实上,许多公司对活跃用户有不同的定义标准。为了吸引关注和服务于自己的运营计划,他们经常故意延长统计周期。一般来说,它应以15天和30天的损耗率为基础。
用数的去重后来计算即可。
扩展资料
月活跃用户的实义:
活跃用户用于衡量网站的运营现状,而流失用户则用于分析网站是否存在被淘汰的风险,以及网站是否有能力留住新用户。
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数据分析报告中说:某某网站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几百万,其实这些数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可能这几百万里面很多用户都已经不再登录该网站(流失用户)。
真正最近登录过或有过操作行为的用户(活跃用户)其实就寥寥几万。
所以对于一个网站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活跃用户数而非总用户数,因为只有这些用户在为网站创造着价值。
事实上,很多公司对活跃用户定义有不同的标准。他们为了吸引眼球,为自己的运营方案服务,往往有意拉长统计时间段。一般来说,应以15日和30日流失率为依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度活跃用户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UA
月活跃用户计算并无统一标准,各大平台根据自身业务特性自定义计算方法。通常情况下,月活跃用户数基于日活跃用户数进行统计,但需去除重复计算。
计算时,不同平台的定义有所差异。一些平台仅统计访问网站的行为,将其视为活跃;而另一些平台则要求用户登录才能被视为活跃;还有一些平台将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活动视为活跃行为。
以Facebook为例,其对活跃用户的定义较为宽泛,只要用户对内容进行了点赞操作,即被统计为活跃用户,如此文章所提及。这表明,Facebook采用点赞行为作为活跃用户统计的一部分,体现了其对用户参与度的重视。
问题一:用户活跃度如何计算 5分用户活跃度=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计算公式:DAU/MAU(理论值不低于0.2,0.2*30天=6天,即订户登陆次数不少于6天)
问题二:MAU月活跃用户怎么计算或者统计月活跃没有统一标准,都是自定义的。一般来说就是日活跃去重。有的访问网站就算活跃,有的登录了才算,有的存在UGC才算。
(望楼主采纳哦)
问题三:MAU月活跃用户怎么计算或者统计?如果你要看app的MAU,那么定义是一个月内登陆FACEBOOK,打开你app的独立访客,无论是通过PC还是手机登陆的。
问题四:月活跃用户MAU如何计算 20分 MAU,即为Month Active User,指的是在一个月中至少玩过一次该游戏的独立用户数量,所以不是某个数的加总,而是某些数的去重后的数量。
问题五:月活跃用户数是怎么计算的未尽粱凶毒辣诰缚
问题六:如何统计用户的活跃程度用户活跃度=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计算公式:DAU/MAU(理论值不低于0.2,0.2*30天=6天,即用户登陆次数不少于6天)
问题七:活跃度是怎么计算的?活跃天数”的计算
“活跃天”指的是如果用户当天使用QQ超过一定的时间,我们就认为用户这一天是活跃的,会为其活跃天数加上一天。
我们从统计数据出发,为“活跃天数”的计算做如下定义:
当天(0:00-23:59)使用QQ在2小时(及2小时以上),算用户当天为活跃天,为其活跃天数累积1天。
当天(0:00-23:59)使用QQ在0.5小时至2小时,为其活跃天数累积0.5天。
当天功0:00-23:59)使用QQ在0.5小时以下的,不为其累积活跃天数
现有的时长如何换算成天数
用户目前的等级以如下的计算公式换算成天数
假设用户的等级为N,则换算成天数D为:
D=N^2+4×N
问题八:APP的用户忠诚度和活跃度怎么计算?你软件安装前提示你此软件能发送你的机子型号,存储内容等等特权,你确定安装吗?你确定以后软件开发者都接受了以上的资料,明白了吗?
问题九:贴吧月活跃用户怎么计算的? 50分有很多人是过来浏览了帖子,他们只是没有发言而已。看一下单个帖子的点击量就可以判断了
问题十:如何统计活跃用户数用户活跃度=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计算公式:DAU/MAU(理论值不低于0.2,0.2*30天=6天,即用户登陆次数不少于6天)
ARPU值的计算方法差异,这会影响到数值的大小。一般说ARPU值,都是指每月用户贡献的收入,计算公式为:
总收入/用户数=ARPU值(元/月)
(1)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一般都是以这条公式为准。
(2)对于游戏运营商,由于各公司商对用户数的定义大相径庭,于是就衍生为以下4种计算方式:
①月总收入收入/月总平均在线用户数=ARPU值(元/月)
②月总收入/月付费用户数=ARPU值(元/月)
③月总收入/月付活跃用户数=ARPU值(元/月)
④月总收入/月用户总数=ARPU值(元/月)
这几条公式的差别主要是在分母的用户数,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
扩展资料: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
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很明显,高端的用户越多,ARPU越高。在这个时间段,从运营商的运营情况来看,ARPU值高说明利润高,这段时间效益好。
ARPU是给股东的,投资商不仅要看企业现在的赢利能力,更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ARPU值高,则企业的目前利润值较高,发展前景好,具有投资可行性。
计算用户的ARPU值,仅仅单纯从发话方计算是不准确、不全面的,还应包括另一个因素,即由于该用户的存在为运营商带来的来话收入。众所周知,每完成一次通话,必须要有主、被叫两个通话主体才能完成。
虽然此次通信费用由主叫方承担,但绝不能因此就否定被叫方对于此次通信费用产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被叫方的参与,就没有此次通信,运营商就不可能得到此次通信费用。从这种意义上说,被叫方尽管不支付通信费用(对于实行单向收费的运营商而言),但对于引发和实现通信费用,具有同主叫方同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值可根据创收类别细分。例如,每月或每年的用户收费产生一个稳定的收入流,但没有考虑到因客户的使用习惯而存在的短期变化。由超时、漫游服务或来电所产生的收入是非常不固定的。
与已有的功能相比,新的功能可能会暂时产生更高的ARPU值。每个功能也可以计算ARPU,以查明每单元最大收入的来源。ARPU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如地理位置、用户年龄、用户职业、用户收入和用户每月花费在系统上的总时间来计算。
ARPU值不应该与每用户平均利润(AMPU)相混淆,每用户平均利润是以纯利润而不是以总收入为基础来计算的。近年来,随着利基市场的饱和,一些电信运营商更依赖AMPU而不是ARPU,来将他们的收益最大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arpu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