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1:33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但是约有一半人找不出原因的。鼻腔黏膜中的微细血管分布很密,是很敏感且脆弱的,容易破裂而致出血。在学龄前的幼儿常见鼻出血的现象。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流鼻血吃什么好的相关知识。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分述如下:
1、肺经热盛 外感风热或燥热之邪,首先犯肺,邪热循经,上壅鼻窍,热伤脉络,血液妄行,溢于鼻中,故为鼻衄。《外科正宗》卷四说:“鼻中出血,乃肺经火旺,迫血妄行,而从鼻窍出。”
2、胃热炽盛 胃经素有积热,或因暴饮烈酒,过食辛燥,以致胃热炽盛,火热内燔,循经上炎,损伤鼻中阳络,血随热涌,妄行于脉外,而为鼻衄。《寿世保元》卷四说:“衄血者,鼻中出血也,阳热沸郁,致动胃经,胃火上烈,则血妄行,故衄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也说:“病者饮酒过多,及啖炙煿五辛热食,动于血,血随气溢,发为鼻衄,名酒食衄。”
3、肝火上逆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火上逆,血随火动,蒸迫鼻窍,脉络受损,血液外溢,发为鼻衄。《疡科心得集》说:“有因七情所伤,内动其血,随气上溢而致。”
4、肝肾阴虚 房劳过度,耗伤肾精,或久病伤阴,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不藏血,虚火上炎,血液升腾,溢于清窍,而为鼻衄。《证因脉治》卷二说:“或房劳伤肾,阴精不足,水中火发,或恼怒伤肝,肝火易动,阴血随火上升,错经妄越,则内伤衄血之症作矣。”《景岳全书》卷三十也说:“衄血虽多由火,而惟于阴虚者为尤多,正以劳损伤阴,则水不制火,最能动冲任阴分之血”。
5、脾不统血 久病不愈,忧思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气虚弱,统血失司,气不摄血,血不循经,脱离脉道,渗溢于鼻,而致鼻衄。
流鼻血吃什么好?
1.鲫鱼石膏煲豆腐
鲫鱼1条约150克,豆腐200克,生石膏30克;将鱼宰好洗净后,与豆腐、石膏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煲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食用;幼儿可只饮汤不吃渣,以防鱼骨哽喉。有清肺热、降胃火、止鼻血的功效。
2.生地二根饮
鲜生地、鲜白茅根各3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连用7—10天,能清热凉血、止血。
3.鲜藕汁饮
取300克的鲜莲藕,并将其清洗干净,之后将其磨烂,将其汁挤出50~100ml,然后每50ml加入适量的=白糖进行炖煮之后服用,可有效达到清热解暑以及凉血止血的功效。
4.黄花菜瘦肉汤
黄花菜30克(干品,浸泡洗净),瘦猪肉100克,蜜枣2枚,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以盐调味后食用。有清热平肝、润燥、止鼻血之效。
5.阿胶炖瘦肉
阿胶6克,瘦肉30克(切片),同放碗内,加适量开水,加盖隔水炖1小时,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滋阴养血、止鼻血功能。
6.梨汁加蜂蜜—蜂蜜梨水
梨为百果之宗,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气候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梨既可以生津润肺,又可以止咳化痰,且含丰富的果酸、铁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蜂蜜与梨同食,多用来治疗小孩流鼻血、阴虚、肺燥久咳咽干、手足心热、慢性气管类等病症,疗效很好。 将准备的梨子洗净待用。将梨子切成小块。 在榨汁机里放入一碗水,将切好的梨也放进去。榨好的汁用滤网过滤掉果渣。加入20g蜂蜜。一天2—3次,坚持一周可治愈。
流鼻血吃什么水果好:
首先是梨,因为大家都知道,梨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对肺、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有相当好的滋润功效,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良好的解热利尿作用。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秋燥。
梨为百果之宗,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夏、秋季节气候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梨既可以生津润肺,又可以止咳化痰,且含丰富的果酸、铁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特别适合夏秋季食用。 蜂蜜与梨同食,多用来治疗小孩流鼻血、阴虚、肺燥久咳咽干、手足心热、慢性气管类等病症,疗效很好。将准备的梨子洗净待用。 将梨子切成小块。 在榨汁机里放入一碗水,将切好的梨也放进去。榨好的汁用滤网过滤掉果渣。
其次是柿子和葡萄,柿子味甘涩,性寒。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经常食用能够补虚、止咳、利肠、除热。而葡萄则能滋养肝肾之阴分,止消渴,润筋骨,利目视,而且降火的效果不错,又能通肠胃,是暑热季节非常有益的水果。
流鼻血期间,不要吃热食或热饮料,应该吃一些温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铁剂的食物,如蜂蜜水、米汁、牛奶、果汁等,或吃一些半流质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烟酒、辛辣刺激及硬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大辛大热的刺激性食品,古代医家认为“多食动火灼液,耗气伤阴”。《本草经疏》还指出:“胡椒,其味辛,气大温,血有热,阴虚发热,热气暴冲,鼻衄等证,切勿轻饵,误服之,能令诸病即时作剧,慎之慎之。”鼻衄多为血热或肺热上冲,所以,法当忌食。
编辑总结:以上就是小编对流鼻血吃什么好的相关知识介绍,更多实用知识敬请关注齐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