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04:44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许多动作还不够熟练,思维发展也不够成熟。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就只能用动作来“说话”。家长只有了解到孩子的这些心理,保持平静心态,耐心引导孩子去理解情绪、控制行为,孩子的这些坏习惯自然就会得到纠正。
幼儿打人怎么引导?
1、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语言功能也在逐步完善,家长要教导孩子有什么要求和不快就说出来,相比动手更能让家长理解自己,要多训练孩子通过言语来表达他的感受和需要。
2、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在孩子打人之后,家长也可以模拟一下,让孩子感受到被打者的疼痛,学会感受他人情绪,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孩子再出现打人行为。
3、家长要严肃表明态度。当孩子打人时,家长可以抓住她的手,并严厉地说:“不许打人,不许咬人,有话就说”。要是孩子仍然不停止打人行为,那就要真的发脾气了。宝宝看到家长动了真格,是会感到害怕的,打人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
4、帮助孩子选择替代物。在孩子生气时,可以让他去打枕头、沙袋之类的软的东西,或是买一些小的气球让其狠狠踩踏,通过这类对自己和别人都无害的方式来发泄生气。
5、多称赞孩子的好行为。当孩子没有依靠攻击而解决问题时,家长应该多多鼓励他的这些行为,让他能意识到这才是对的。
6、别让孩子从打人中获得任何好处。一旦他从这种行为中获得利益,比如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那么他就可能把打人和取得玩具联系起来。也就越来越喜欢用打人的方式和人交流。
幼儿打人的原因有哪些?
1、模仿父母的打人行为。
孩子天生就是爱模仿的,尤其是模仿爸爸妈妈。有些父母总在宝宝面前打闹,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不管是感情很好,在打情骂俏,还是感情不和,真的打架了,孩子都会不加分辨地模仿,自然就学会打人了。
2、内心缺乏安全感。
家长工作忙或只顾着自己玩乐,很少照料孩子,很少跟孩子沟通,孩子内心孤独,就会通过打人行为来宣泄。
3、嫉妒别人抢走宠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自我意识高速发展,非常在意父母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如果父母因为抱其他宝宝或家里来人,而转移了对他的注意力,孩子就会因强烈的嫉妒心对第三方“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