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0:50
爱才乎?弑才乎?——浅谈曹操对待人才
[size=1]在三国中,最强大的势力莫过于魏了。曹操在时,凭着自己的声望和礼贤下士赢得了众多优秀的文臣武将来投。论学识:郭奉孝似不在孔明之下,荀彧、程昱、荀攸等人亦有王佐之才;论武力,徐晃、许禇、夏侯兄弟、张郃、典韦更是有过人之勇。这么多人死心塌地地辅佐曹操,才有了魏国后来如铁桶般的江山。
又从书上瞻仰到了曹公慷慨激昂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书上给的评价是:'表达了一个政治家渴望贤才的强烈愿望。”
的确是好诗,读了只让人觉得心血澎湃,我已经对曹公的爱才之心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又突然想到了几个人的死,心猛地凉了下来,感到自己又被曹操给骗了。
就说曹操横槊赋诗的当天吧,当他慷慨激昂地吟完自己的得意之作之后,扬州刺史刘馥立即指出诗中有不祥之言。要说刘馥,演义里面讲过了:'扬州刺史,沛国相人,姓刘,名馥,字元颖。馥起自合淝,创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学校,广屯田,兴治教,久事曹操,多立功绩。”如此,可以算是一个人才了吧,至少也是一个治国之才。他指出曹操的诗中有不祥之言,本是为曹操好,而曹操恼羞成怒,竟将刘馥一槊刺死了。再说荀彧,他一直忠心耿耿地跟着曹操,为曹操出谋划策,要么就是帮曹操搞后勤,在曹操众多的谋士当中,荀彧的功绩可谓是首屈一指了,而就仅仅因为荀彧不支持曹操称魏王加九锡ˉ这本来也是为了曹操好,而曹操又不高兴了,送给荀彧一个空的饮食盒,摆明了是说:'我不需要你了,你跟着我碍事,不如去死吧!'于是,荀彧服毒自杀了。还有杨修,也不过是恃才放旷了一点,曹操又容他不得,把杨修也杀了。
曹操真的爱才吗?我看不是。要么他怎么会杀刘馥、荀彧、还有杨修呢?曹操爱的只是谋士的谋,武将的武,他大概只把这些人当成了自己打江山的工具,一旦没有用了,用处不大了,或是自己看不顺眼了,就凉快在一边,有的干脆杀了清静。不知道曹操的谋士和武将们如果知道了自己只不过是自己主公的一件工具、一枚棋子,会作何感想呢?至于书中写到了曹操在刘馥、荀彧死后要么痛哭流涕,要么追悔莫及,个人认为这也未必就是货真价实的。像曹操这样老谋深算的人何以会一时冲动杀了自己不想杀的人再来后悔呢?要是一次错杀倒也罢了,又何以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杀了荀彧又杀杨修呢?只有一个解释ˉ曹操打心眼里就不想再让他们再活。那大把的鼻涕大把的泪也只不过是装出来唬弄人的ˉ这对于曹操来说并不难办到。为了不把其他的人给吓跑嘛!做做样子也是值得的!
又想起了张松见曹操的那一段:张松有异才,本来想投曹操,但曹操因其相貌不好和出言顶撞而心存不满,置之不理。后张松终为卧龙凤雏所用。由此看来,曹操似乎根本就不识人才,一个连人才都看不出来的人,爱才又从何说起呢?
至于曹操的那一首慷慨激昂的《短歌行》大概只能理解成是他自己在自作多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