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0:43
火烧赵家楼:
火烧赵家楼,指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爱国学生因不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将一战时期德国租借山东半岛的权利交换给日本,而火烧曹汝霖个人官邸赵家楼的事件。
1919年4月底,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传来,国人大哗,群情激愤。5月4日,北京各校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游行示威,他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赵家楼的烈火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第一个打开曹宅大门、第一个点燃赵家楼烈火的爱国学生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的匡互生。
事件结果
1919年6月4日,军阀政府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释放了被捕的学生。这时,一直为学生运动奔忙操劳的匡互生,虽已是十分憔悴,却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快慰。
代表人物
1915年,匡互生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次年数理部本科,专攻天文学。这期间,时局动荡,战祸连年,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签定了“二十一条”丧权辱国的条约,大好河山沉沦在各派军阀的混战中。面对日益倾危的国势,匡互生无法遏制内心的忧愤,悲恨交加。他一面努力学习专业,一面寻求革命真理。鉴于以往学生运动缺乏中心组织从事领导,屡遭失败,他乃与周予同、刘薰宇、杨明轩等先后组织了进步学生团体“同言社”、“健社”和“工学会”,他亲自起草工学会章程,联络和团结更多的爱国学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开展学术研究,在校内及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匡互生以身报国的思想并非此时才有。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清末民族革命的浪涛波及他的家乡,乡人贺金声因起而反清,倡导革命面英勇就义。这对年仅12岁的匡互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萌发了为劳苦大众牺牲的精神。他在中学时代就参加辛亥革命,攻打巡抚衙门,参加学生军,并在作文中痛斥袁世凯的爪牙、当地军阀汤芗铭的罪恶丑行。他的国文老师李洞天为掩护他逃走惨遭屠杀,这对他震动很大,誓以老师为榜样,立志报国。他还时常和同学们讨论国事,认为革命非再来一次不可。
历史意义
火烧赵家、痛打章宗祥的义举,震动全国,“五四”爱国运动迅速蔓延中华大地,军阀政府继续实行高压政策,部分学生发生动摇。匡互生看到这种情况后十分担忧,他说:“如此下去,以壮烈始,而以畏惧终,于国事无益,宜冲破网罗,继续运动,与军警决斗,获最后之成功!不成,则以死继之。”他和进步同学一起组成讲演队,出校演讲,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但他无所畏惧。在这些进步学生的推动下,终于取得了运动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