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0:23
寒暑假源于孔子时期,不过那时候叫游学。游学是孔子离开固定的教学场所,带弟子周游各国,是为了增长弟子的学识,开阔眼界,这就算是假期。到底是因为假期去游学还是因为游学有了假期,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另一种说法是,古代私塾放暑假叫塾假,为期十二天,后被人叫暑假。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旷世奇才鬼谷子,他的学生都是名人,庞涓、孙膑,毛遂等,授课地点是鬼谷洞,每到暑期鬼谷洞就被山泉水充满,无法上课只好放假。
寒假则是因为春节,因为回家过年无法上课,就放假。
在过去,私塾学生放不放假完全取决于教书先生,先生如果善良些,每月十五和月底还是可以休一天的。
官学(比如国子监)的学生假期虽然会多一些,但正常也只有旬假、田假和授衣假。
旬假- 就是每十天放一天;
田假- 虽然放的多点,却是农忙时节让学生们回去帮忙种田的;
授衣假- 和田假类似,有一种冷是先生们觉得你们冷了,快快回去取过冬的衣服吧。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取消了以前的规定,从此不再发布学期和假期的统一标准,寒暑假也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学生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