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23:38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
武汉长江大桥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中山路;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总投资额为1.38亿人民币。
民国2年(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国立北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工科德国籍教授乔治·米勒带领夏昌炽、李文骥等13名土木门学生,到武汉来对长江大桥桥址进行初步勘测和设计大桥的实习;虽此次规划未获实行,但其选址被历史证明为十分适宜,与此后几次规划选址基本相同。
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武汉特别市政府,而刘文岛就任武汉特别市市长后,再次邀请华德尔来华,研商武汉长江建桥之事,可惜由于建桥耗资巨大而无下文,加之国民政府正忙于应付内部军事派系斗争,包括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内战,无暇顾及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民国24年(1935年),鉴于粤汉铁路即将全线建成通车,平汉、粤汉两路有必要在武汉连通,原铁道部曾考虑仿照1933年建成的南京铁路轮渡,但由于武汉的长江水位涨落幅度比南京大一倍,两岸引桥工程较困难,被迫搁置铁路轮渡的方案。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63岁桥梁专家李文骥联合茅以升等一批桥梁专家,向中央人民政府递交了《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建议建造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同月21日至30日,毛泽东在北平主持召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议案。
1950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指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周蓓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事项,并成立“武汉大桥测量钻探队”,开始大桥筹备工作。
1953年4月1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正式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筹备建设等工作。
7月,彭敏率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代表团,带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赴莫斯科请苏联专家帮助,对该桥建设进行技术鉴定。
9月,苏方派出了25位桥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完善,后应中方要求,派遣以康坦斯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为组长的28位桥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前来武汉提供技术指导。
195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第203次政务会议,会议通过《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并采用苏联交通部鉴定意见正式批准了武汉长江大桥初步设计;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号召中国全国人民支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
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中国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动工建设。
1956年5月31日,武汉长江大桥进行8个江心墩的施工建设;10月,武汉长江大桥完成各桥墩下沉管柱和从管柱内向降低岩盘钻孔的全部工作。
1957年3月16日,武汉长江大桥完成桥墩建设工程;5月4日,武汉长江大桥钢梁顺利合拢,并举行了庆祝大会;7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完成最后一根钢梁安装,并完成合龙工程;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工程竣工;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交付使用。
2002年8月至9月,武汉长江大桥进行了第一次维修工作。
2015年6月3日至9日,武汉长江大桥进行静动载检测工作。
2016年3月4日至31日,武汉长江大桥进行第二次桥面维修工程。
2018年3月17日,为迎接第七届世界军运会的到来,武汉长江大桥进行了第七次路灯照明的更换工程;6月13日至15日,武汉长江大桥进行铁路桥面的钢轨更换工作。
2019年3月25日至4月13日,武汉长江大桥再次进行桥面维修工程;4月20日,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电梯进行维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