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00:33
惊蛰,太阳黄经345度,二月节。古人称冬眠为蛰,蛰为守,"割房霜为匕,天寒百虫蛰",蛰隐是为养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惊蛰节气的养生食物及来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惊蛰时节吃什么养生食物
1、梨子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梨,我们无迹可寻。不过经常听家里的长辈说,惊蛰吃梨是为了让你“离家创业”,努力耀祖光宗,不忘先祖之意。
2、水萝卜(蛰菜)
随着惊蛰的到来,水萝卜也开始逐渐上市,也是惊蛰的时令菜,可以隔三差五吃一次。水萝卜主要以凉拌为主,凉拌的味道可以做好几种出来,具体做法就不累述了,大家记着吃就是了。
3、鸡蛋
民间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为患是常有的事,为求平安,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这是惊蛰祭白虎的由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惊蛰的时候吃鸡蛋是为了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因为鸡蛋里面的营养价值特别的高,吃了鸡蛋就不会特别的容易生病了。
4、驴打滚
惊蛰吃驴打滚是天津一带流行的习俗,人们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在惊蛰节气这一天,当天气慢慢的变暖的时候,我们吃一点点甜甜的驴打滚,代表着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滋滋润润的,也代表着我们把我们的愿望寄托在吃驴打滚这一行为里面呢。
5、花生(蛰豆)
相传二月十二惊蛰这天,古时候人们会多吃豆子,用来增加身体营养成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开始食用花生豆以代替豆子。这样也是可以的,并不能说花生不能使用。花生的营养成分和大豆差不多,每天吃一些,可以增加体内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对舒缓肠胃也有不错的效果。
惊蛰的由来
惊蛰,古称“启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节气描述简介: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惊蛰养生食谱
芝麻枸杞拌菠菜
惊蛰节气后,容易导致肝火旺盛,饮食建议选择有助润肠、滋阴养肝的食物,比如菠菜。
准备食材
菠菜500克、黑芝麻1把、花生仁1把、枸杞子1把、蒜5瓣、生抽2汤匙、醋2汤匙、食盐4克、糖3克、香油数滴。
制作方法
1.预处理菠菜。菠菜择好清洗干净,切成寸段儿进行焯烫。
2.蒜瓣切成蒜末,枸杞用温水泡软后捞出控干水分备用。
3.预处理芝麻。将芝麻放入炒锅中,用小火炒至泛出香味。
4.预处理花生。锅中放少许油,将花生进行翻炒,当花生成熟后盛出备用。
5.加热碗汁。锅中加一汤匙食用油,油热后关火防止溅油。此时加入生抽、醋、盐,糖,再次开火熬煮至料汁冒出小泡,盛入碗中备用。
6.拌入调料。将调料碗汁、熟芝麻、蒜末和枸杞倒入菠菜中,淋入数滴芝麻油搅拌,拌匀后撒入花生即可食用。
解春困的芦笋炒虾仁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这是由于惊蛰之后,随着气温升高,毛孔和血管开始舒张。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人就会感到困倦、疲乏。所以春季宜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对恢复精神有益,比如芦笋。
准备食材
芦笋500克,虾仁200克,腰果2小把,炒制调料有盐5克,糖2克,淀粉适量,食用油适量。
制作方法
1.预处理虾仁。将虾仁去砂线清洗干净后,用少许盐和白胡椒入底味10分钟。
2.炒腰果。热锅凉油将腰果倒入,中小火炒制,颜色金黄时关火盛出晾凉。
3.焯烫芦笋。将芦笋洗净斜刀切成段。水开后将芦笋倒入,稍加焯烫,立即关火。
4.滑炒虾仁。重新起锅,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加热。此时在腌制好的虾仁表面抓上少许干淀粉,油热后将虾仁进行炒制,虾仁打卷变色盛出备用。
5.开始炒制。芦笋大火翻炒均匀,倒入虾仁,加入盐、糖,大火翻炒均匀。
6.倒入腰果并勾芡。此时倒入晾凉的腰果,倒入适量的水淀粉勾芡,翻炒均匀后立即关火盛盘。
惊蛰节气的养生食物及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