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05:30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的习俗及养生原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暑的习俗
1、饮伏茶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习俗,特别是村里面的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给过往的路人饮用。到了现在已经很少有凉亭了,不过在温州,这个习俗一直被保留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每个凉亭都有人专门的供应茶水,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喝伏茶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有一些人本身的体制就是偏“寒”、胃口不好、饭后腹胀、大便溏薄的市民好不要随便喝伏茶。同时,对于一些过于寒凉的伏茶,小儿因脾胃不足、老人因消化功能衰退,也那么就不适合饮用茯茶。但体质强壮、火旺湿盛、咽喉肿痛的人们,不妨经常服用,“伏茶毕竟是药,我们应该要适量,不能滥服,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
到了盛夏,人们的身体一旦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湿热,认为伏茶和凉茶饮料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种症状,无病服之能防病,所以说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保健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喝凉茶的,像是婴儿或是孕妇喝老年这种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就不应该喝。
饮用伏茶要适量。体质偏“寒”者应选用由茯苓皮、大麸皮等健脾配方烧煮的伏茶。同时,降温防暑不仅要适可而止,更应掌握一些防暑降温的知识,当你和家人享用伏茶的畅快时,小心别被伏茶的“凉意”寒及肠胃。
2、晒伏姜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3、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斗蟋的寿命仅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蟋蟀体形雄而矫健。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汉族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汉族民间故事传说。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而生机勃发,阳气最为旺盛,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活跃。民间有:“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的说法。除了暑气逼人外,在大暑前后,旱涝、风暴发生频繁,暑湿之气容易乘人肌肤腠理开泄、汗液增多之际虚而入,导致体内阳气受损,心气亏耗,故大暑时节注意养生很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要合理饮食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饮食上也要注意降热。
首先要确保蛋白质供给充足。蛋白质每日的摄入量应控制在 100 克─120 克。豆制品、奶制品、鸡、鸭、鱼、肉等等,都有利于蛋白质的补充。要知道,夏天的气温高因而人体的新成代谢也比平时快,消耗的能量也大,所以蛋白质的补充很有必要。
其次可适当增加清热解暑食物的摄入。例如西瓜、苦瓜、黄瓜、桂圆、莲藕、薏米、冬瓜、绿豆汤等等。都有补气健脾,消暑生津的效果。
最后还需要摄入一定益气养阴的食物。例如山药、蜂蜜、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海参、鸡蛋、大枣、牛奶等,除了益气养阴之外,还补水,增强体质。
要多饮暖水
每到炎热的夏日,总想往肚子里灌大杯大杯的凉水。是的,特别是在水分流失极快的夏日,水分的补充尤为重要。但并不建议口渴时大口大口饮用凉水,这样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还不利于肠胃。最好是饮用带有一定温度的白开水。
切莫动“肝火”
随着天气的炎热,总是处于一种心烦意燥的状态,甚至还会食欲不振。这便是动了肝火,也称为“情绪中暑”。这对身心健康很是不利,对身体不是很健康的人来说,容易造成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问题。所以要尽量避免自己出现急躁,烦闷等情绪,要时刻维持着一种好心情,轻易不动肝火。
睡好子午觉
到了夏日,容易感觉疲惫,所以除了尽量避免在烈日之下出去劳作意外,更是要让自己好好睡一个午觉,这不仅可以舒缓自己浮躁烦闷的情绪,还能养养精神,更利于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出行防中暑
大暑时节,若非不得以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一些防止中暑的措施,比如提前准备好一些解暑的药物等。
当自己出现心悸,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明显乏力,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体热等等现象时,这是中暑先兆,应该立即赶往阴凉通风处休息,再喝一些绿豆汤或者淡盐开水等。
如果是中度中暑,例如出现发烧的症状,皮肤异常发热等等,应该服用一些解暑药物。再严重一点,那就是中度中暑了,这种情况非常糟糕,会出现昏厥的现象,这种情况一定要在自己昏厥之前摆脱身边的人立即将你送往医院治疗。
健身宜散步
由于天气闷热,不适合做太大的运动,尽量少出门,即使是要出么也不要让自己置身于露天环境之中。但健身还是有必要的,可以排除湿气,你不如在早晚温度稍微下降的时候出去散散步,也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大暑吃什么食物
1、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
2、吃仙草
广东很多的地方在大暑节气后都会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也被人们称作为凉粉草、仙人草,这个物质对人们来说比较好。本身有很好的降暑效果,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在福建等地带很多人也喜欢在大暑的时候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现在这个已经是一种习俗快了,还有人说大暑时吃荔枝身体会更好,荔枝是很有营养的水果,它本身含有丰富的物质,可以说是很好的滋补品,并且一些人说荔枝营养价值跟人参一样高。
我们应该知道荔枝是莆田特产,并且荔枝也分为宋家香、状元红、十八娘红等是优良品种。在莆田,特别是在大暑前后,荔枝已是满树流丹、十里飘香的成熟时候了。按照以前的习俗,大暑到了,亲朋好友之间,常以荔枝作为互赠的礼品。
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4、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在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5、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6、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7、吃姜汁调蛋
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8、吃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大暑节气的习俗及养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