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处暑节气的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2-11-27 04:30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处暑节气的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22处暑节气的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

处暑饮食习俗

1.吃银耳

银耳是一种菌类,有着滋养身体的作用,除此之外,银耳还有着消除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处暑时节,人们喜欢用银耳和西红柿煮汤喝,或者用银耳和黑木耳蘸酱油吃,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2.吃山药

山药有着静心安神、补充元气、强健筋骨、增加血管弹性等多种作用。处暑的时候,人们喜欢把山药捣碎后和糯米粉做成汤圆吃,也有的地区把山药做成了拔丝山药,还有的地区喜欢用山药蘸桂花酱吃。不得不说,山药的吃法还真是多种多样呢!

3.吃莲子

莲子是温性的,有着安眠助睡、去心火、美白皮肤的作用。人们在处暑的时候喜欢用莲子、冰糖、银耳熬制成莲子羹,莲子羹嫩滑甘甜,大人小孩都爱喝。

4.吃花生

花生营养丰富,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核黄素、钙、磷等等。而且花生有着健脾开胃、滋阴补气、润肺化痰、滑肠润燥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处暑的时候吃。

5.吃龙眼

在福州一带,人们习惯在处暑吃龙眼,不过他们的吃法有些独特,是用龙眼泡稀饭吃的,龙眼是偏温性的水果,有着益脾补心、滋补养气的作用。

6.喝酸梅汤

在浙江温州,有着“喝碗酸梅汤,处暑火气都走光”的俗语,这是上世纪中期的开始流行的习俗,那时候街上还有专门卖酸梅汤的小茶摊,酸梅汤喝起来酸酸甜甜的,有开胃健脾的作用。

处暑养生注意事项

忌过早的加衣

处暑到了以后,秋意就会更浓,气温温差也大。一些人便早早地开始添加衣物,多穿一件,生怕自己冻感冒。但是,入秋以后请不要急着添加衣物。这个时候应该稍微“冻”一下,这样子有助收敛阳气。因为添加衣物以后,身体虽然感觉到了暖,但是当热气往外走的时候,就会有寒气交换进去。所以说,要适当的“冻”一下。

当然,当天气实在有些凉,自己都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还是应该加件衣服的,以便保护阳气。尤其是患有鼻炎的人,千万不要逞强。不然,身体一冻的话,到时候又鼻涕、喷嚏不停,反而让自己更加难受。

忌露肚脐

处暑到了以后,天气就会逐渐变凉了,这个时候养生就要防暑降温慢慢转向防寒保暖这边来。其中,就需要注重肚脐的保暖,因为肚脐部位的表皮薄,皮下又没有脂肪组织,更容易被寒气入侵。而且又因为肚脐部位有丰富的神经,因此,当外部对其产生刺激疑惑,会特别的敏感,从而一旦被刺激了以后,更容易穿透弥散。

寒气一旦从肚脐侵入到身体里面以后,如果寒气直冲肠胃的话,则可能发现急性腹痛、腹泻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呕吐。如果说寒气大量积累在小腹部位的话,则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出现问题,比如说男的容易阳痿,女的容易痛经之类的。

所以说,不管男女,都要保护好肚脐。尤其是女人们,别再穿露脐装了。在晚上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要记得给自己的腰腹部盖上被子,或者说小毯子,总之,不要让寒气有机会侵入腹部就可以了。

忌熬夜

处暑到了以后,天气不会那么多热了,外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且有时候还经常熬夜在外面玩,注意了,想要身体的话,请不要熬夜。经常熬夜的话,体内的阳气损耗就变多,可秋季是需要收敛阳气的。另外,处暑到了,除了不要熬夜之外,还应该坚持午休,让睡眠更加充足一些。

多喝粥、汤

处暑到了以后,秋季的特征就会更加明显,比如空气变得很干燥,让人们的皮肤变得很紧绷,口干舌燥等等。这个时候就应该多补水,当然单纯喝水那是自然是不够的。对此,建议在平日里的饮食中,要进食营养粥、汤,这些食物吃了以后,不仅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同时还能补充营养,让身体有更多的养分滋养。比如说可以买些莲藕,切片煮粥或是煮汤食用。

多吃豆类

处暑节气到了以后,很多人的脾胃已经很虚弱,所以说,在饮食方面要多进食有主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健脾祛湿的豆类,多吃一些就非常不错。其中常见的豆类中,吃黑豆、红豆为合适,吃法的话,可以将它们洗净,然后放入锅中,加清水炖煮成粥食用。

处暑节气适合做哪些运动

慢跑

慢跑也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近来,科学家还发现,坚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机会比较少。当然,慢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经历“空气浴”。如果人们经常处在污浊的空气中,就会感到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患者,都应多到户外去活动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秋高气爽正是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锻炼的大好时机。一天之中,人们如果有1—2个小时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其中抽出40分钟左右进行慢跑,不仅会少染疾病,体质也会增强,精力也会日益充沛起来。

冷水浴

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间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温正是在这一范围内。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它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第二,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第三,洗冷水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以至于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的由短到长。

登高

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间的爬山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登山时,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中医上的“秋冻”也包含了这层意思)。当然,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处暑节气的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