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19:20
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是表示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处暑节气的来历及饮食习俗,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处暑的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的饮食习俗
1.吃银耳
银耳是一种菌类,有着滋养身体的作用,除此之外,银耳还有着消除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处暑时节,人们喜欢用银耳和西红柿煮汤喝,或者用银耳和黑木耳蘸酱油吃,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2.吃山药
山药有着静心安神、补充元气、强健筋骨、增加血管弹性等多种作用。处暑的时候,人们喜欢把山药捣碎后和糯米粉做成汤圆吃,也有的地区把山药做成了拔丝山药,还有的地区喜欢用山药蘸桂花酱吃。不得不说,山药的吃法还真是多种多样呢!
3.吃莲子
莲子是温性的,有着安眠助睡、去心火、美白皮肤的作用。人们在处暑的时候喜欢用莲子、冰糖、银耳熬制成莲子羹,莲子羹嫩滑甘甜,大人小孩都爱喝。
4.吃花生
花生营养丰富,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核黄素、钙、磷等等。而且花生有着健脾开胃、滋阴补气、润肺化痰、滑肠润燥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处暑的时候吃。
5.吃龙眼
在福州一带,人们习惯在处暑吃龙眼,不过他们的吃法有些独特,是用龙眼泡稀饭吃的,龙眼是偏温性的水果,有着益脾补心、滋补养气的作用。
6.喝酸梅汤
在浙江温州,有着“喝碗酸梅汤,处暑火气都走光”的俗语,这是上世纪中期的开始流行的习俗,那时候街上还有专门卖酸梅汤的小茶摊,酸梅汤喝起来酸酸甜甜的,有开胃健脾的作用。
处暑节气的气候变化
第一,处暑节气气温逐渐变凉
处暑节的到来,太阳已经偏移,达到黄经150°处,离地球表面距离越来越远,因此,气温也就越来越凉。农作物对气温的下降十分敏感,植株体内就开始产生乙烯、脱落酸等等催促作物成熟的激素,使作物开始趋于转向成熟。随着气温的降低,有些作物不耐低温,便开始逐渐停止生长发育,使作物快速成熟。因此,气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自然环境因素,气温的回升和下降,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以及质量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处暑节期间日均气温在25~32℃之间,温度非常适宜夏种作物的成熟和秋种作物的生长。所以,处暑节期间是农村秋收秋种双忙时候。
第二,处暑节气雨水逐渐稀少
处暑节以后,特别是黄河以北地区,将会出现秋季干旱少雨的时期,南方雨水也开始减少。秋旱的出现,对晚熟作物品种的产量影响比较大,对秋播作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当出现干旱少雨的时候,有灌溉能力的地方,应该补水保墒,促进夏种作物的快速成熟,幼苗的生长发育。在处暑节后,雨水逐渐稀少,必须做好抗旱保丰收,保幼苗。
1.管理如水利设施,避免宝贵的水资源浪费。
2.合理使用水资源,把水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去,夺得粮食丰收。
3.使用科学方法保水保墒,使用杂草、秸秆、农膜等覆盖物,保水保墒,促使夏种作物快速成熟,促使秋播作物正常发芽和生长。
处暑节气的来历及饮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