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18:50
“立秋”是中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且习俗众多。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的由来及注意事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立秋节气的由来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1.秋季衣着要寒温适宜
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传统上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渐渐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初秋时节,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而随着气温的下降,适宜的冷空气刺激,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提高机体对低温的适应力。
但是,“秋冻”的方法适合青壮年体质较好的人群,而那些体弱者,或者老人儿童,还是应该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要注意,秋季不宜赤膊露体,以防寒凉之气从肌肤侵袭人体,伤及阳气。
2.秋季锻炼要保护阳气
早秋时节,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适当早起,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后我国大部地区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就是说,这个季节一天内温差较大,夜间寒凉更加明显,睡眠时适时增加衣被,防止秋季寒夜伤及阳气。从中医来讲讲,秋主收藏,秋天又是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循序渐进,当周身微汗既可,以使精气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3.秋季进食以温润为宜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种蔬菜水果上市,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即可顺应四时之气,又可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味,如百合,山药,荸荠、栗子、核桃、花生、芝麻、蜂蜜、红枣、苹果、梨,柑橘等,另外,莲藕、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及各种菇类,也很适合进食。既可润肺,又能调和脾胃。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也会逐渐增加,所谓“贴秋膘”,是指食物在秋季容易消化吸收,食量增加,体重增加,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有减肥愿望的朋友,就要注意适当节食了。
4、当心秋燥
进入秋季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秋燥显得如此脆弱。中国医药,燥邪为六淫,为秋季的主气,其干燥性能,体液消耗的。常见口干,鼻,咽喉痛涩,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烦躁等一系列症状,称为中医药的“秋燥症”。防干燥的秋季,以清燥养阴,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
立秋后基本上是温燥,主要表现为发热,阴虚,火旺。它可适当多喝白开水,淡茶,牛奶等饮料和食品可以适当选择清燥润肺,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
5、脾和胃
事实上,秋天,或高的温度,空气湿度的开始以及经过很长的时间。然后,通过痛苦的苦夏,很多人往往很饿着肚子,这样的天气条件下,我们应该着眼于脾胃清热,利湿,健脾,让邪恶身体的热量就会从尿中排出,胃功能出院促进恢复。脾虚的人往往食欲不振,身体疲劳,面色萎黄,可能属于适度吃健康食品和胃,健脾和胃功能,促进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一个夏天后,人们大量消耗身体的,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食物的选择,不太冷,比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立秋后天气变化
警惕“秋老虎”伤人
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也会逐渐减少。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来,“秋老虎”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而天气也逐渐转向干热。
特别是立秋过后,还可能再处于炎热之中,而这种炎热气候有时候也可能要延续到九月,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因此,立秋后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为预防中暑,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外出时,记得随身备好藿香正气、人丹等防暑用品,同时做好防晒工作。
立秋节气的由来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