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00:17
1、基本字义 ● 疸 dǎn ㄉㄢˇ ◎ 〔黄~〕病名,病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黄色,是由胆汁的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
2、亦作“黄病”。
3、编辑本段其它字义 ● 疸 dɑ ˙ㄉㄚ ◎ 见“ 疙瘩 ”(gēdɑ)。
4、 部首:疒,部外笔画:5,总笔画:10 五笔86&98:UJGD 仓颉:KAM 郑码:TKA 笔顺编号:4134125111 四角号码:0011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5B8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 疸 dɑ (1) ——见“疙疸”( gēdɑ):即“疙瘩”( gēdɑ) (2) 另见 dǎn 基本词义 ◎ 疸 dǎn 〈名〉 (1) “黄疸”[jaundice]。
5、病名,病人的皮肤、粘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黄色,是由胆汁的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也叫“黄病”,“恶疮”。
6、如:疸疽 (2) 另见 dɑ编辑本段《说文解字》 【卷七】【疒部】 黄病也。
7、从疒旦声。
8、丁干切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疸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5 《唐韵》丁干切《集韵》得案切,?音旦。
9、《说文》黄病也。
10、《内经》目黄,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
11、《方书》疸有五,黄胖,黄疸,酒疸,谷疸,女劳疸。
12、 又《广韵》多旱切《集韵》党旱切,?音亶。
13、义同。
14、 又恶创也。
15、亦作瘅。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