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16:20
1、因为一些愚痴钝根,没有研读菩提达摩的经典,真正领悟菩提达摩经典所表达的义理,所以对菩提达摩九年面壁,产生出种种的曲解,以致以讹传讹,误传误导,造罪众生。
2、 其实菩提达摩祖师在《入道四行观》中,已经道出了什么叫面壁,可叹世人不能理解。
3、 《菩提达摩大师入道四行观》中说:“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
4、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5、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6、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7、” “理入”,就是顿悟,就是见性。
8、顿悟见性后,就要守性。
9、在儒家称为“不迁怒,不二过”,“守性不移”之功。
10、在佛教称为心无分别,四相不生之功。
11、因此说,“面壁”,讲的实是心无分别,守性不移,面对一切境界四相不生,自心如如不动的内在功夫。
12、 “凝住壁观”就是“面壁”,意在让人们不要著四相,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遇到一切境界,心无贪爱取舍,不生烦恼嗔恨。
13、此与人们在形式上面壁打坐没有必然的关系。
14、 为什么要说九年面壁呢?九是一个虚数,不是实数。
15、因为从一数到九后,就要重新开始计数,九实是数中之最大者,也是数的极限。
16、意思是说,人们只有修行修到极处,功行圆满,才能够明心,开始新的生命。
17、 什么叫功行圆满呢,就是私欲克尽;就是遇到一切境界,四相不生。
18、在四相中,唯忍辱最难行,因为人们面对辱境,一念不忍,便生四相。
19、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特别着重说明的一个问题。
20、释迦牟尼佛往昔因中,单就一忍行,修了五百世的忍辱行,作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可见离四相之难,功德圆满之不易。
21、因此说,真正的面壁之功(就是守性不移,四相不生之功),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2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灯真解》中说:“在儒为之克己复礼。
23、在道曰七返九还。
24、……其功行宜多,非可一二次了事也。
25、”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26、”《周易阐真》中说:“超凡入圣之事,其中火候细微,工程悠远。
27、”因此说,一个人要想明心成佛,并不是九年就能够完成的。
28、究竟时间需要多长,还要看个人的根性,个人行持的功夫。
29、 那些不识自心,不明白菩提达摩面壁真实义理的人,抛家舍业,钻到深山的山洞中面壁修行,甭说修九年,就是修无数劫,也别想见性明心。
30、因为,面壁在于内心,其与外在形式,实无关系。
31、(。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