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大乘和小乘区别(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2-11-25 15:46

佛学的大乘和小乘区别(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有什么区别)

1、首先看《法华经》。

2、该经基本上是通过与小乘作比较,来论述大乘。

3、该经谓:  “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

4、……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

5、……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得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6、”此中论小乘的要点是“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及“乐独善寂”;论大乘的要点则是“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

7、对比起来,小乘的舍离世间的精神或态度,与大乘的不舍世间的精神或态度,非常明显。

8、  以下看《大智度论》。

9、该论基本上亦是通过与小乘作比较,来论述大乘。

10、该论谓:  “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

11、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

12、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

13、是故有大小乘差别。

14、”据《大智度论》,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标,这即是解脱。

15、但两者的做法不同。

16、小乘是自利,只为自身;大乘则是利人,兼为一切众生。

17、自利是把自身与世间分割开来,这便是舍离。

18、利人则是把自身与世间结合在一起,视利人即是自利,这便是不舍。

19、  另外,《大智度论》又以大慈悲心的有无,来判分大乘与小乘。

20、小乘无大慈悲心,大乘有大慈悲心。

21、这大慈悲心是表现于利人的行为中的。

22、  《大智度论》更就智慧言,说小乘的智慧浅薄,不能深入诸法,故不说“世间即是涅盘”。

23、大乘的智慧则深厚,能深入诸法,故说“世间即是涅盘”。

24、这“世间即是涅盘”的说法,与《心经》的“色即是空”的说法,是同一思路;都是肯定现实的世界即此即是真理之意。

25、世间即此即是涅盘,故不必舍世间以求涅盘,涅盘的理想即在世间中。

26、不舍世间之意,至为明显。

27、  以下看《大乘庄严经论》论大乘佛教。

28、该论谓大乘佛教有七大义:  “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

29、”所谓大义,即不同于小乘的特别殊胜的义理。

30、这七者是缘、行、智、勤、巧、果、事。

31、无著解释这七大义谓:  “若具足七种大义,说为大乘。

32、一者缘大;由无量修多罗等广大法为缘故。

33、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

34、三者智大;由人法二无我一时通达故。

35、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祗劫无间修故。

36、五者巧大;由不舍生死而不染故。

37、六者果大;由至得力、无所畏、不共法故。

38、七者事大;由数数示现大菩提大涅盘故。

39、”此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行大与巧大。

40、行大是具足自利与利他行;巧大是不舍生死而不染,即是不舍生死烦恼,但亦不为其所染著。

41、生死烦恼实是就世间而言,不舍生死烦恼,其实是不舍世间。

42、故行大与巧大,都是不舍世间之意。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我国国家通讯社行不行啊细狗新年贺词祝福语2023年祝福语新年新年贺词新年贺词祝福语居家抗病毒小药箱除夕高速免费吗2022年除夕高速免费吗春联春联句子大全春联句子大全七字年夜饭十二道菜年夜饭十二道菜单年夜饭吃什么年夜饭吃什么菜吃年夜饭的寓意年夜饭黑芝麻菊花茶晒菊花茶腌腊肉送妈妈生日礼物汉白玉送闺蜜水钻送女人礼物爸爸生日送礼物送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