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11-25 09:01

高一是高中学习生涯中打好基础的一年,而高中化学也是比较难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学好高一化学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关于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

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例:

NH4Cl溶液:c(NH+4)+c(H+)= c(Cl-)+ c(OH-)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

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

2、注 意 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

Na2CO3溶液: c(Na+)+ c(H+)= 2c(CO32-)+ c(HCO3-)+ c(OH-)

NaHCO3溶液: c(Na+)+ c(H+)= 2c(CO32-) + c(HCO3-)+ c(OH-)

NaOH溶液: c(Na+) + c(H+)=c(OH-)

Na3PO4溶液: 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 c(OH-)

物料守恒

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

NH4Cl溶液:

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

Na2CO3溶液:

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HCO3-+ H2CO3)

NaHCO3溶液:

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 ,把所有 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

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例如:

NH4Cl溶液:

电荷守恒:c(NH4+) + c(H+) = c(Cl-) + c(OH-)

物料守恒:c(NH4+)+ c(NH3•H2O)= c(Cl-)

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Cl-,得到,c(H+) = c(OH-) + c(NH3•H2O),即是质子守恒。

Na2CO3溶液:

电荷守恒:c(Na+)+ c(H+) = 2c(CO32-) + c(HCO3-) + c(OH-)

物料守恒:c(Na+)= 2c(CO32-+ HCO3-+ H2CO3)

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Na+,得到,c(HCO3-)+ 2c(H2CO3) + c(H+) = c(OH-),即是质子守恒。

同样,可以得到其它的。

也可以这么说,质子守恒,即所有提供的质子都由来有去。如:

NH4Cl溶液 ,水电离出的,c(H+) = c(OH-),但是部分OH-被NH+ 4结合成NH3•H2O,而且是1:1结合,而H+不变,所以得到,

c(H+) = 原来的总c(OH-) = 剩余c(OH-) + c(NH3•H2O)

Na2CO3溶液 ,水电离出的,c(H+) = c(OH-),但是部分H+被CO32-结合成HCO3-,而且是1:1结合,还有部分继续被HCO3-3结合成H2CO3,相当于被CO32-以1:2结合,而OH-不变,所以得到,

c(OH-) = 原来总c(H+) = c(HCO3-) + 2c(H2CO3) + 剩余c(H+)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021

★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021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2022

★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整理2021

★ 2021年必修一重点知识点高中化学复习

★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2021

★ 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1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 硅及其化合物Si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 硫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