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7 09:09
凌迟处死从字面意思理解是一种死亡的方式,用于惩罚那些罪大恶极之人。一般都是用于古代死刑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一共需要割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将罪犯刺死,才能算是凌迟成功。
凌迟的起源
“凌迟”二字最早出现在《辽史·刑法志》,指名为一种肉刑的名目。这个名词非常神秘,无疑的是汉人文字和草原民族契丹语的结合。
汉朝以后,中国古代谨慎定义律法的刑罚规范。一个好的王朝必须尽力抑制死刑的数量,必须废除最残酷的肉刑。因此,隋朝为他们的权力制定了“五刑”:笞、杖、徒、流、死。唐朝也采行这项系统,后来的几代亦相继跟随,唐朝的刑罚有明显减轻。
凌迟的历史
凌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凌迟”二字最早出现在《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纹、斩、凌迟之属”,所以认为辽代最早将“陵迟”作为正式的死刑之名,而载入律令,成为与绞刑并列的公刑。北宋初期,凌迟刑未入律,但其法实际在应用。北宋建国后,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取得民心,仍然禁止凌迟之刑。